智慧漁業展現新能量 王茂城署長表揚模範漁民 預告全國漁民節淡水登場


圖:漁業署王茂城署長致詞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為展現臺灣漁業的創新與韌性,農業部漁業署王茂城署長 (3)日舉行「114年全國漁民節全國記者會」,公開表揚12位模範漁民與首度增設的2位模範外籍船員,肯定他們在 智慧漁業、環境永續、社區共榮 等領域的努力與貢獻。今年漁民節以「一起愛海洋」為主題,將於 9月12日至13日 在 新北市淡水漁人碼頭福容大飯店 盛大登場,邀請全民參與,認識臺灣漁業的多元價值。

模範漁民跨世代齊聚

12位模範漁民涵蓋 遠洋、沿近海、養殖、漁家婦女及漁業資源保育 五大領域,從青年到資深漁民都展現對漁業的堅持與創新。
例如:

  • 陳皇誠 推動魷秋產業智慧化,建立冷鏈與安全制度;

  • 李明樺 改良漁具減少海洋衝擊;

  • 陳正文 打造首艘冷循環扒網船,大幅提升漁獲保鮮;

  • 黃嘉正 創設櫻花蝦拍賣制度,保障漁民收益;

  • 林宏達 恪守禁漁期並投身海難救援。

養殖領域同樣展現突破,劉柏君 以低密度養殖拓展出口,蔡聖倫 發展綠色循環養殖並輔導百位漁民取得產銷履歷,鄭志強 則以專利「漁電共生集魚溝」開創產業新模式。

女性與社區的力量

漁村中的女性與在地守護者也備受肯定。李美金 以「海女」身分推廣潮間帶教育並多次協助救人;陳惠貞 促進新住民交流,協助芳苑地區融合發展;余孟怡 長期推動超過300場淨灘與環教活動,活化鼻頭漁村文化。

首度表揚外籍船員

本次首次增設「模範外籍船員獎」,由來自印尼的 CAKIDA(阿龍) 與 SOLI HUN(阿利) 獲獎。CAKIDA 在臺服務13年並擔任同鄉會會長,協助港區跨文化交流;SOLI HUN 服務17年,創立印尼同鄉會與工會組織,協助南方澳漁村重建,成為外籍漁工的典範。

漁民節活動亮點

9月12日至13日的漁民節活動包含「漁樂技藝競賽」、「鱻選市集」、「魚食品嘗」、「音樂會」、「DIY體驗」及「家政工藝展售」等,讓民眾能在娛樂與學習間認識漁業文化與 海洋保育,同時支持永續海洋行動。

王茂城署長強調,智慧漁業與永續發展是臺灣漁業的未來,期望藉由模範漁民的典範力量,引領產業轉型,打造友善、現代且具國際競爭力的漁業環境。(圖/漁業署)

▲圖說:全國漁會林啓滄總幹事致詞

▲圖說:啟動儀式

▲圖說:王茂城署長與12位模範漁民合影

▲圖說:開場表演

▲圖說:開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