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AI藝廊–城市畫卷」新媒體展件結合AI動態生成與超擬真顯示技術,打造出結合科技與藝術的沉浸式互動體驗
產經新聞中心
生成式AI正改變世界,從智慧製造到娛樂產業皆出現翻轉性的應用,如今藝術領域也迎來重大突破。工研院與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合作,打造「AI藝廊–城市畫卷」新媒體展件,讓48件經典名作透過AI生成與超擬真顯示技術,化為能動能說故事的動態影像,並計畫未來在故宮及國際巡展,讓世界看見臺灣的文化科技實力。
展件涵蓋傅狷夫、陳澄波、郭雪湖、黃土水、林玉山、李梅樹等大師作品,AI團隊將台北101、晶圓廠、煙火等當代意象巧妙嵌入,讓傳統水墨與油畫穿越時空,與現代城市產生互動。例如郭雪湖名作《南街殷賑》,經由AI延伸後,出現台北101等建築場景,將百年前的大稻埕繁華與今日城市風貌巧妙結合。
工研院副總暨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指出,這次合作不只是技術展示,而是讓「科技成為文化的創作媒介」。不同於傳統的靜態展示,本次展覽藉由「風格特化行銷影音生成技術」、「GenVFX-SuperRes超解析演算法」以及「6DoF動態運鏡」等核心技術,重現畫布筆觸、顏料紋理,並支援觀眾互動,觀賞體驗更具臨場感。
本展更結合友達光電FindARTs 85吋8K擬真藝屏,搭配A.R.T.抗反光技術,觀眾即使在明亮燈光下也能清晰感受細膩的光影效果。許多觀眾表示,彷彿看見畫作活了過來,帶來「走進畫中」的沉浸體驗。
工研院表示,該計畫呼應其「2035技術藍圖」,不僅在AI與資安、半導體晶片、通訊等領域深耕,也積極推動AI藝術應用、文化科技與國際交流。未來將持續與文化機構合作,讓AI技術推進內容產業與文化創意走向世界舞台。(圖/工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