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師大高雄校友會首場情感教育公益講座 校長齊聚倡議SEL品格教育

地方中心/高雄報導

面對 少子化 與「愛無能世代」挑戰,教育界開始尋求新解方。9月5日晚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雄校友會社會公益組於高雄市陽明國中舉辦首場公益講座,邀請 台師大高松景教授以「從愛情學談青少年情感教育」為題,與高雄市23位中小學校長分享如何將 SEL(社會情緒學習)政策與「情緒-情感-品格」教育整合,推動幸福教育。

高松景教授表示,傳統教育往往忽略了「情感教育」,然而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學會建立與維繫健康關係。他指出,政府投入鉅額經費鼓勵生育,但如果青年普遍不婚,再多的津貼也難以扭轉少子化。「真正的解方,是要教會年輕人如何去愛、如何接受愛,進而願意走進婚姻。」

陽明國中校長張永芬在致詞中說明,這項活動的目的,是希望各校能從專業角度思考如何落實國家政策,讓SEL不只是理論,而是能夠在校園教學中轉化為「幸福教育」的實踐模式。

活動中,校友會社會公益組執行長 黃雀華代表贈送《愛情學》一書給與會校長,強調教育不僅是知識傳遞,更要培養學生「愛與被愛」的能力。

高松景教授進一步提醒教師,青少年在面對愛情問題時,需要更多陪伴與理解。他將愛情比喻為「人性最後的奧秘」,若教師能以更高的視野帶領學生,就能幫助年輕人避免在情感路上迷惘。

活動最後,張永芬校長總結:「SEL能幫助學生區分情緒、情感與品格。從喜歡到愛,再到婚姻中的責任,正是教育該引導的路徑。」她呼籲,透過 教育部SEL政策結合愛情學,可以為年輕世代打造一套完整的幸福教育藍圖,也為解決少子化危機點亮希望。(圖/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