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 : 臺灣國樂團在「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特展的開幕演出感動全場,文化部長李遠(前排左3)在團隊演後前往致意
國際新聞中心
文化部長 李遠 出訪捷克期間,特別將「電影」作為文化外交的重要交流議題之一。9月11日上午,李遠與中歐最大人權影展「One World國際人權影展」(One World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 Festival)節目總監 Tomáš Poštulka(波什圖爾卡) 會晤。會中,波什圖爾卡表達期盼與臺灣「國際人權電影節」展開合作,更將以「世界人權電影節網絡」(Human Rights Film Network)會員身分,正式邀請臺灣加入這個已涵蓋逾 60 國的國際組織,共同擴展人權電影影響力。
圖說 :文化部長李遠(左)與中歐最大人權影展「One World國際人權影展」節目總監波什圖爾卡(Tomáš Poštulka,右)會晤,雙方皆期待展開更多人權電影的交流與合作
One World影展推動國際交流 臺灣作品屢次入選
波什圖爾卡介紹,One World影展由捷克最大非政府人權組織 People in Need 於1999年創辦,初期以紀錄片為核心,近年更擴大至劇情片及 VR 作品。影展每年放映 90 部長片、10 部短片、10 部 VR 作品,其中臺灣紀錄片《九槍》、《金門》及 VR 作品《無法離開的人》皆曾入選。去年更在捷克眾議院特別放映《看不見的國家》,引起熱烈迴響,讓更多捷克政治人物關注臺灣現況。
李遠:紀錄片能打動集體情緒 盼人權影展成第三大影展
曾任「台北電影節」創始主席的李遠分享,自擔任文化部長後,即推動將國家人權博物館所辦理的「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擴大為「臺灣國際人權電影節」,並結合 中正紀念堂 等場館資源,增設社會組與青年組獎項。他期許未來能發展成為僅次於金馬獎、台北電影節的臺灣第三大影展。
李遠指出,臺灣與捷克同樣面臨複雜的歷史背景與政治處境,中國威脅及社會二元對立,使人權議題更具國際交流價值。他以今年紀錄片《看不見的國家》等創下破億票房為例,強調紀錄片並非小眾,關鍵在於能否打動大眾的「集體情緒」。
強化人權議題合作 臺灣文化在捷克全面展現
波什圖爾卡對李遠的理念高度認同,承諾將分享籌辦大型國際人權影展的組織與運作指南,並積極推動臺灣加入「世界人權電影節網絡」,期盼透過臺捷合作,讓臺灣在人權電影領域的能見度大幅提升。
文化部補充,9月捷克正掀起「臺灣文化熱」。除國立故宮博物院在捷克國家博物館舉辦「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特展外,在「風潮計畫」支持下,臺灣國樂團自 11 日至 13 日於捷克音樂博物館演出《寶島辦桌》音樂劇場,並舉辦「歌仔戲工作坊」及文化講座。
圖說:文化部長李遠(中)特地在臺灣傳統歌仔戲工作坊開始前探班,期盼透過專業演員的介紹與生動示範,帶領觀眾深入了解臺灣歌仔戲藝術
李遠除親赴現場為演出團隊加油,亦強調臺灣文化兼具包容性與多元性,從國樂演繹捷克作曲家 德弗札克《新世界交響曲》,到融合戲劇與辦桌文化的音樂劇,皆展現臺灣文化的厚度與自信。
高層會晤 深化臺捷文化外交
訪問期間,李遠亦參觀 慕夏美術館,並於布拉格街頭留下自畫像與「TW」簽名,象徵臺灣印記。晚間更出席「故宮文物百選」開幕式,與捷克參議院議長 Miloš Vystrčil(韋德齊)、眾議院議長 Markéta Pekarová Adamová(艾達莫娃)、以及友臺小組主席 Marek Benda(班達) 等高層政要會晤,進一步深化臺捷文化與人權交流合作。
圖說 : 臺灣國樂團自9月11至13日在捷克音樂博物館辦理「寶島之聲—2025年捷克巡演計畫」,文化部長李遠(右1)參訪團隊籌備情形,並給予堅定且強力的支持
李遠表示,這場期待 20 年的故宮特展終於在捷克國家博物館登場,搭配臺灣國樂團的演出,他深感榮耀與驕傲,並期待藉由文化與人權的雙軌並進,讓臺灣在國際舞台持續發光。(圖/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