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自殺敘事!衛福部攜手國際專家倡議「陪伴生命,注入希望」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為響應 9月10日「世界自殺防治日」,衛生福利部舉辦記者會,以「改變自殺敘事–陪伴生命,注入希望」為主題,呼籲社會共同消除對自殺的汙名與誤解,並營造開放理解與支持的友善環境。

本次活動邀請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黃敏偉、世界心理健康聯盟候任主席 Sabine Bährer-Kohler 教授進行專題演講,深入探討台灣社會對自殺行為的認知與迷思。活動現場,由 衛福部次長莊人祥 率領七大公、學、協會代表共同啟動聚焦儀式,象徵各界攜手推動自殺防治。

多元心理健康資源全面布建

面對自殺趨勢上升,衛福部積極推動多元心理健康措施,包括:

  • 「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自113年8月1日上路,編列 4.1億元,提供15至45歲民眾每年3次免費心理諮商,並開放「遠距諮商」服務,滿意度達96%。

  • 全國61處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心理衛教與輔導服務。

  • 388處心理諮商服務據點:提供優惠或免費心理諮商。

  • 1925安心專線:全年無休,24小時免費心理支持服務。

  • 男性關懷專線:自114年8月底起擴大服務,針對各類心理困擾提供協談與轉介。

  • 「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提供多元心理衛教資訊,提升心理健康識能。

  • 「謝謝你跟我說」文字協談服務:針對青少年提供隱匿性高、即時性的文字協談,鼓勵求助。

  • 心理健康急救課程(MHFA):自114年9月起針對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人員開設,強調「傾、聽、給、鼓、勵」五行動。

  • 「自殺防治守門人」教育訓練:倡導「1問2應3轉介」,提升全民守門人意識。

改變敘事 陪伴生命

莊人祥次長於會中強調,今年倡議的核心精神在於「改變自殺敘事,陪伴生命,注入希望」。他呼籲社會以理解取代誤解,不再對自殺議題保持沉默或貼上標籤,而是積極支持與陪伴,讓每個人都能成為守門人,隨時關懷自己與身邊親友的情緒狀況,及時伸出援手。

莊人祥表示:「自殺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我們共同營造自助、求助與助人的友善文化,就能減少悲劇發生,讓更多生命重新被希望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