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 : 台語手語人權體驗營參訪文化基地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國家人權博物館獲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支持,於 9 月 13 日舉辦「多元語言人權體驗營」第 3 梯次活動,邀請 40 位臺灣台語及臺灣手語家庭成員,共同參訪 彰化八卦山台語文創意園區及臺中霧峰林家宮保第,透過 白色恐怖受難者與在地文史工作者的台語導覽、手語同步翻譯,親身走讀中臺灣的人權歷史現場。
第三梯次聚焦中臺灣人權記憶
人權館今年規劃 4 梯次活動,前兩梯次已走訪 臺北二二八紀念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馬場町刑場與 原保安司令部保安處看守所(東本願寺)。此次第 3 梯次則聚焦中臺灣,帶領學員認識 彰化、臺中、南投等地的 228 事件及白色恐怖時代人權故事,見證臺灣民主發展的艱辛歷程。
八卦山台語文創意園區 語言與人權連結
上午行程來到 彰化八卦山台語文創意園區,該園區由 總統府資政姚嘉文與 財團法人關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周清玉共同創辦,是國內首座以推廣台語為宗旨的文化園區。活動中邀請白恐受難者 簡中生前輩以台語現身見證,回憶當年在景美看守所時,連傳唱台語歌謠《雨夜花》都被視為「過於悲情」而遭禁唱,凸顯當年不當語言政策對人權的壓制。
圖說 : 宮保第導覧時同步手語翻譯,認識霧峰林家人文事蹟
霧峰林家宮保第 重溫林正亨受難故事
下午則走訪 霧峰林家宮保第,白恐受難者 林正亨前輩故居。林正亨年僅 34 歲時,因遭指控早年加入中共地下組織,於 1950 年 1 月不幸殉難於 馬場町刑場,成為首位命喪於此的臺籍受難者。宮保第正廳仍展示 林文察族系譜,清楚載明林正亨為霧峰林家在臺第八世血脈。
導覽由 臺中市新文化協會理事長陳彥斌主持,他自 2015 年起協助人權館與臺中市政府訪談白恐受難者,並出版專書《因為黑暗,所以我們穿越》。陳彥斌指出,受難者與家屬因身分敏感,長期遭社會排擠,被迫沉默度日,他們共同心願就是盼望悲劇不再重演,珍惜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
持續推動多元語言人權教育
人權館表示,將持續結合多元語言推動人權教育,落實平權理念。9 月 27 日(六),人權館將於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辦「神祕列車」多元人權漫畫台語講座,邀請民眾報名參與,透過語言與故事一同加入人權意識培力行列。(圖/文化部)
更多資訊可參閱活動網頁: https://reurl.cc/RkE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