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 / 中山大學學生玩轉Podcast 古典文學化身「聲」動故事

圖說 : 羅景文(右)與業師黃晟祥錄製內容、學生錄製過程

中華新聞報/高雄報導

當陶淵明被譽為「躺平教主」、杜甫暢談青年焦慮、元稹與白居易被粉絲「磕CP」,《紅樓夢》化身職場攻略手冊,中國古典文學不再只是課本上的文字,而能以新媒體形式「聲」動重生。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推出《好聊好料文學史Podcast》,由學生化身Podcaster,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創意節目,讓經典文學在數位時代找到嶄新出口。

圖說 : 授課教師、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羅景文(左二)師生共同錄製文學史Podcast

教學創新 打破傳統框架

課程由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羅景文帶領,他表示,設計此專題的初衷,就是要突破傳統文學史課堂的單向講授,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而成為主動創作者。透過Podcast企劃,學生除了必須展現對經典的理解,也同時培養團隊合作、數位敘事與創意思維的能力。羅景文強調,「讓古典與當代對話,文學才會常新」。

學生創意滿點 文學巨匠跨越時空「發聲」

此次成果發表共推出9組作品,創意十足:

  • 「我不想上班」小組:將陶淵明定位為「古代躺平代表」,並設計現代版「辭職信」。

  • 「荒唐bar」小組:邀請王維、李白、杜甫三人於「深夜酒吧」聊官場壓力。

  • 「杜甫的斜槓人生」小組:假設杜甫穿越現代,談高房價與居住焦慮。

  • 「賈府的生存指南」團隊:將《紅樓夢》轉換成現代職場與社交生存法則。

  • 「愛探險的東坡」小組:借用卡通《愛探險的Dora》框架,重新詮釋蘇軾的黃州流放。

  • 「關於我穿越到魏晉編野史的這件事是不是搞錯了什麼」小組:與嵇康、馬致遠跨時空對談,並重構詩詞戲劇。

  • 「嘶嘶入扣」小組:以「白蛇多重宇宙」切入,探索不同時代的女性角色形象。

文學走進生活 學生直呼課程翻轉想像

多位學生指出,這門課大大顛覆了他們對文學史的想像。嘗試把古人「帶到現代」思考問題,讓古典文學變得貼近生活。「過去課本上的文字很遙遠,現在卻能成為與生活共鳴的議題,文學不再只是歷史,而是可以對話的對象。」

圖說 :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文學史」課程「好聊好料文學史Podcast」成果發表,將經典文學內容轉化為Podcast

未來,這些Podcast將陸續上架至公開平台,成為大眾接觸古典文學的新方式。課程成果不僅深化了學生的知識應用,更展現了文學跨越時代的力量,證明經典在數位新媒體中依然能「聲聲不息」。(圖/中山大學)

《好聊好料文學史》Podcast收聽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user/nsysuclp/platfo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