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 / 海委會攜手臺大國際學院 21國青年齊聚臺灣 共享海洋教育與文化體驗

圖說 : Coral Watch珊瑚生態觀察工作坊

中華新聞報/綜合報導

為推動跨國海洋教育交流,培養國際青年關注海洋議題,海洋委員會與國立臺灣大學國際學院合作,於114年9月19日至20日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舉辦「與國際青年學子共探臺灣海洋生態與文化」兩天一夜教育體驗活動。此次參與的學員來自美國、法國、英國、德國、荷蘭、比利時、墨西哥、海地、瓜地馬拉、巴拉圭、史瓦帝尼、奈及利亞、馬來西亞、蒙古、印尼、印度、新加坡、泰國、菲律賓、越南及澳洲等21國,共計50名國際與臺灣學生齊聚一堂,從科學實作到文化體驗,深度交流臺灣海洋特色。

圖說 : 石花菜製作及海藻多樣性體驗工作坊

科學研究與文化體驗結合 激盪跨國交流火花

本次活動以多元課程設計,結合海洋科學教育與在地文化體驗。國際青年與臺灣學生共同參與「石花菜與海藻生態多樣性工作坊」,了解石花菜製程及海藻在生態系統中的價值;「Coral Watch工作坊」則透過公民科學調查,紀錄珊瑚健康狀況,並學習珊瑚保育的重要性。

另一大亮點是「深海探索課程」,學員透過模擬環境及遙控無人潛水器(ROV)操作,體驗人類如何以科技探勘未知海域,並在課堂中交流如何將永續概念落實於日常生活。

深入八斗子漁港 體驗臺灣漁村文化

除了專業知識,活動也特別規劃漁村文化探索。學員走訪八斗子漁港與魚寮加工廠,學習傳統漁法與產業發展歷史,並體會臺灣漁村的文化厚度與生活智慧。透過在地導覽與互動,國際學生更加理解臺灣漁業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連結。

圖說 : 21國50位國際及臺灣青年大合照

學員回饋積極 行動承諾守護海洋

活動結束後的前後測顯示,參與學生在「海洋與人類關係」的認知上明顯提升。許多國際青年表示,透過此次交流更能感受到人類行為對海洋環境的影響,並願意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減塑、減碳、參與海洋保育等具體行動,將臺灣的經驗帶回各自的國家,推動國際合作守護海洋永續。

海委會展望國際合作 擴大跨文化教育平台

海洋委員會表示,教育是串聯科學、文化與社會的重要途徑。未來將持續與學界合作,邀請更多國際青年參與臺灣的海洋教育活動,擴大跨文化對話,培養具備環境責任感與全球視野的新世代公民,共同推動海洋永續發展。

(圖/海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