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 / 進口報關流程解析 專業報關行談C1、C2、C3通關模式

(圖/翻攝)

中華新聞報/高雄報導

台灣進口貨物每年數量龐大,從文件準備到最後提領,都必須經過嚴謹的報關流程。根據業界專家分析,進口貨物主要分為 報關、審核或查驗、繳稅與放行 四個步驟,報關行在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高雄深耕多年的 諭達報關公司 表示,許多進口商選擇與 高雄報關行 合作,原因在於熟悉港區作業,能有效降低延誤風險。諭達報關指出,報關方式分為「連線報關」與「非連線報關」,其中連線報關是透過電腦直接申報,速度較快;非連線報關則需填寫紙本報關單,由海關輸入系統。

通關過程中,海關會依據貨物特性與紀錄,自動分流為三種模式:

  • C1(免審免驗):最快速,僅需繳納稅費即可放行。

  • C2(文件審核):須補送書面文件,經審核後放行。

  • C3(貨物查驗):由海關人員實地查驗,並完成估價與文件比對。

「對進口商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稅費與放行時間,」諭達報關指出,只要繳清稅費並完成核准,便能取得放行通知,提領貨物。但若報單資料有誤,可能導致延誤甚至罰款,因此選擇 進口報關行 的專業度非常關鍵。

此外,報關作業還有幾項注意事項:

  1. 報關期限:貨物進口後,需於翌日起15日內完成申報。

  2. 文件保存:即便屬於 C1 免審免驗,文件仍須保存,以備海關查驗。

  3. 資料完整:進口報單必須載明品名、數量、價格、原產地及稅則號碼。

除了進口,出口報關行 在國際貿易中也同樣重要。諭達報關表示,無論進出口,都需要報關行的專業經驗來確保流程順暢,避免不必要的時間與成本損失。

在談到市場口碑時,業界常有各式 報關行評論。對此,諭達報關強調,公司多年來堅持「專業、誠信、負責」原則,不會巧立名目收費,並以紮實經驗獲得客戶信任。許多長期合作企業在選擇 報關行推薦 名單時,都會優先考慮與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