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 / 綠色和平示警珊瑚拉警報 海保署:已納入2025海洋政策白皮書


中華新聞報/台北報導
針對 綠色和平 公布最新海洋監測紀錄,指出台灣世界級珊瑚景觀拉警報一事,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於10月2日回應表示,政府已於9月25日偕同19個部會發布 《2025海洋政策白皮書》,在海洋環保與資源永續章節中,將 生態系為原則的漁業管理 納入海洋保護區規劃,並由 農業部漁業署協同推動,以確保漁業資源合理利用與永續發展。

海保署:已有跨部會合作

海保署指出,依 海洋保育法第6條,海洋保護區類型已包含漁業法劃設的 「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目前已在澎湖七美、宜蘭頭城及屏東琉球等地,透過平台會議與各部會協作,進行管理措施調整及增設核心區,提升管理成效。後續將依循 「整體海洋保護區管理政策方針」,持續推動。

小琉球、南方四島與三仙台不同狀況

外界建議將 小琉球、南方四島及三仙台劃設為海洋庇護區,海保署回應說明:

  • 小琉球已劃設為 「琉球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

  • 南方四島已屬於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管轄,

  • 因此兩地不適用再劃設庇護區。
    至於 三仙台海域,因為屬於漁業熱區,將與 農業部漁業署共同研商,評估劃設合適的海洋保護區類型與可行性。

海保署也舉例,美國 拜登政府於2023年預告加州 Chumash海洋保護區,從研究到公告歷經近10年,顯見劃設庇護區需嚴謹科學調查與長期協商。

強調藍色經濟與永續發展

2025海洋政策白皮書中,政府以「韌性」為核心,結合 「安全海洋、永續海洋、共榮海洋」三大政策目標。其中第5章以 「藍色經濟發展與創新」為主軸,涵蓋永續漁業與休閒遊憩,由 農業部(漁業署)交通部(觀光署)、海洋委員會(海資處、海保署)等跨部會合作,透過 海洋空間規劃 合理分區,引導漁業與遊憩,並持續強化保護區漁業資源管理措施。

未來,海保署將持續透過 整體海洋保護區管理政策方針跨部會平台會議,邀集農業部漁業署、交通部觀光署、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等中央單位,共同在海洋生態保育、漁業經濟與休閒遊憩等多重目標間取得平衡,推動台灣海洋保育政策。

本期文章由廠商小額支持贊助刊登

諭達進出口報關 07-3336839

聯繫Email:easywind_no1@hotmail.com

網址http://tycoon-custo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