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2022年台積電所在楠梓產業園區正式動土,揭開高雄產業轉型序幕(圖/高雄市政府)
中華新聞報/高雄報導
高雄市長陳其邁 近日收到 台積電 贈送的紀念晶圓,這片編碼「K1A001.00」的 12吋2奈米晶圓,為台積電高雄 F22廠 今年試產的首批產品,象徵高雄正式邁入先進製程新紀元。晶圓題詞更以「藏頭詩」串連「大南方新矽谷」,寓意高雄承接中央政策、成為全球半導體核心基地。
陳其邁表示,高雄能成為世界最先進製程聚落,得力於市民支持、中央政策、台積電投資以及市府團隊努力。這份紀念晶圓具歷史意義,也將激勵市府持續建構完整半導體產業鏈。
高雄成為先進製程基地
台積電因應市場需求,3年前首次南拓高雄,並於112年4月宣布設置2奈米晶圓廠。10月2日,台積電代表親赴市府致贈紀念晶圓,感謝市府在 土地、水電、基礎建設與行政協助 上全力支持。隨著2奈米技術於114年下半年試產成功,高雄已奠定南部科技聚落的領導地位。
市府積極備戰資源
陳市長指出,市府在上任後即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將半導體列為發展核心。包含中油煉油廠用地原需17年整治,市府透過跨部會協作僅用2年完成,迅速提供台積電建廠用地。水資源方面,在110年乾旱時,市府即開鑿抗旱水井並迅速完成行政程序,確保台積電取水需求。再生水方面,除鳳山及臨海再生水廠外,橋頭與楠梓廠也同步推進,未來高雄將成為全台再生水供應最大城市。
電力方面,高雄擁有3座電廠,113年總發電量達423.3億度,市內總售電量占71.3%,仍有餘裕供產業使用,並積極推動太陽能綠電,保障穩定供電。
基礎建設與教育並進
市府與台積電採取「全天候對接」模式,確保投資進度。楠梓產業園區公共建設同步推進,包括道路、污水、排洪及景觀等設施。交通部分,推動總經費155.91億元的「楠梓園區聯外交通計畫」,預計117年底完工通車,改善園區運輸與民生交通。
在教育資源上,市府規劃 藍田國小 及 高科實中,藍田國小預計115學年度招生,高科實中則爭取提前至114學年度招生,服務南科員工與在地學童,提升北高雄教育量能。
高雄邁向半導體重鎮
陳其邁強調,2奈米技術將推動 AI、高速運算、車用電子、智慧製造、資通訊 等領域發展,帶動上下游供應鏈群聚與產業升級。台積電規劃未來擴展至五座廠,高雄將成為全台乃至國家級半導體重鎮。
經濟發展局 補充,楠梓園區初期可帶來至少 1,500個就業機會與1,500億元年產值,全廠區創造逾2萬營建工作機會及7,000高科技職缺。市府將持續秉持「緊緊緊效率」,協助投資落地,帶動南部半導體聚落全面升級。
自10月7日起,市府並於 四維行政中心 一樓展出紀念晶圓,邀請市民共同見證高雄邁向智慧科技城市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