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播 港灣大小事 經貿瀚你聊 / 台美關係的現況與對台灣經貿的影響

圖說 : (左一) 張競博士與主持人蔣權瀚(右一)

港灣大小事 經貿瀚你聊 / 台美關係的現況與對台灣經貿的影響

近期台美關 係因川普總統提出對等關稅的要求,使得台美關係陷入低谷。一方面是台灣出口美國的主要產品,除ICT以外,包括石化、鋼鐵、工具機及金屬產品將面臨20%的進口關稅外,一方面在軍購方面也要提高採購金額,國防部提出近兆元預算的特別預算案,上個月也派出農產品採購團,預計五年內購買100億美金的農產品,包括玉米、大豆、小麥及牛肉。更重要的是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的亞利桑那州投資案,美國財政部長要求加碼,高階晶片製程,要達到50%的台美生產比率。這些對台灣產業供應鏈,以及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傳統產業造成相當大的衝擊。

張競博士表示,台美軍購基本上是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戰略政策問題,是否能讓台灣取得足夠的防禦能力,同時也能保障美國的國家安全,這是首要目標。其次,是美中在西太平洋的戰略對抗上,是否讓台灣取得了足夠的防禦性武器後,能起到戰略平衡,並符合美國對中國的整體戰略優勢。這當然也包括美中貿易、科技、金融等層面的對抗與妥協。因此,軍購特別預算案是否取得優勢的武器系統,亦或是部份武器系統,則要進一步看待美中之間的整體戰略發展而定。


張博士表示,美國川普總統的MAGA,一方面要投資美國,一方面也要賣出美國的產品,對於目前台灣購買美國農產品的數量是否過多,還言之過早!畢竟,這次購買美國的農產品種類也一直長期進口,只是進口後的市場價格,是否會衝擊本土農產品的佔有率,進而影響台灣農民的生計,則有待政府相關的部門做好應處的對策,保障農民生存的空間。


至於台積電的供應鏈是否可以在亞利桑那州複制完整的一套,為美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定立新的安全道路,這已非賴清德政府所能炙喙,畢竟台積電是美國公司,供應鏈又是數百家的跨國企業參與其中,更重要的是人工成本與效率的產出,都影響台積電在亞利桑那洲是否投資的成效能否達到川普的目標。這是需要再觀察。


台美關係而言,台灣是處於被動的地位,無法做出太多或重大的更動,主要是台灣市場小、影響力也因過去幾年向美傾斜甚多,自然被拿捏了較多的利益。如今要有所保持台美關係,就只能配合美方的要求,爭取台灣本島的經濟持續發展的空間。至於國防裝備方面的提升與數量的增加,還要評估中國解防軍的發展與展略意圖,才能有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