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大小事 經貿瀚你聊 / 國民黨主席選舉白熱化,那些潛藏因素左右選情?
國民黨114年第22屆黨主席選舉,於9月17日確定六位參選人,分別是郝龍斌、鄭立雯、羅自強、張亞中、卓伯源及蔡志弘等六位,在中天舉辦的二次政見發表會後,以綜合各家民調結果,郝龍斌與鄭立雯在民調上互有領先,分居第有、二名,羅自強第三,而張亞中、卓伯源及蔡均居於個位數的後段班。
由於朱立倫主席在任內就組織改革工作,將黃復興黨部裁撤,成立推伍軍人部,並在地方黨部設立退伍軍人組,原主任委員擔任地方黨部副主委一職,受地方黨部節制,黃復興黨員的中央整體動員力,就再次遭到破壞,從第21屆黨主席選舉,張亞中獲得近40%以上黃復興黨員的選票,即可看出,黃復興黨部的戰力已非黨主席可以掌握。
圖說 : (左一) 張競博士與主持人蔣權瀚(右一)
張競博士指出,此次國民黨主席選舉,即算是因父親郝伯村具有軍方關係的郝龍斌,也無法掌握大部份的黃復興選票!以黃復興具有7~8萬票的數量黨員,足以憾動主席選舉的結果,各候選人也卯足了全力,在基層舉辦黨員座談會,特別是黃復興基本所在地區,更是主要的重點。不過目前看來郝龍斌、鄭立雯的黃復興選票交高,其次是羅自強,再次是張亞中,似乎在知名度,以及兩岸政策立場的大致性,所以就會比較經歷、群眾影響力、知名度等指標,來獲的黃復興黨員的支持。
張競博士再次指出,實際上,地方派係的黨員投票結果才是重中之重,以朱立倫四年前當選主席的選票結構來看,地方派系的支持才是朱立倫能夠當選主席的關鍵。台中的顏家與黑派、雲林的張家、彰化的謝家等中台灣的地方派系影響甚大。當然,南台灣的王前院長的農會系統、屏東的周典論議長都有雄厚的黨員實力,因次,要獲得地方派系的支持,則當選黨主席的機會大增,以目前的幾位黨主席候選人看來,郝龍斌的黨副主席與代理主席經歷,在地方派系的淵源是較深厚的一位,況且2026地方縣市首長選舉與地方派系的利益息息相關,因此,地方派系的力量如何選擇,有待候選人開出的政治支票是否有兌現的信用。
最後,張競博士指出,國民黨的縣市議長聯線、立法院的少壯派立委都有各自政治發展的路線考量,黨主席候選人能否獲得這方面的地方實力派支持,將左右10/18投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