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手機變膚質分析儀!中山大學研發全球首款行動極化光檢測系統

圖/國立中山大學

中華新聞報/高雄報導
「只要一鍵拍照,就能完成醫美級膚質檢測!」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研發長林宗賢率領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全球首款「行動式極化光膚質檢測系統」,以手機外掛模組結合App即可完成專業級肌膚檢測,技術創新獲得國科會2025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獎殊榮。這項突破性的研發成果,象徵台灣在光電醫美與行動健康科技領域邁入全新時代。
新聞圖片

圖說 : 「行動式極化光膚質檢測系統」整合於一個如同手機殼大小的輕便模組,讓「醫美級膚質分析」變得像自拍一樣輕鬆

手機秒變醫美儀器 0.1秒完成深層膚質檢測

林宗賢教授指出,該團隊將尖端液晶極化調製技術整合進手機外殼與App,只需裝入專用手機殼、按下拍攝鍵,即可在0.1秒內完成臉部肌膚影像分析,檢測項目涵蓋微血管、棕斑、痘痘、細紋與毛孔等醫療級指標。

他表示:「這項技術的最大優勢在於打破傳統VISIA膚質分析儀的價格與空間限制。」VISIA儀器需固定部署於診間,掃描一次耗時1至2分鐘,價格動輒新台幣50至60萬元;而行動極化光模組成本僅約5千至1萬元,尺寸僅如iPhone 16 Pro手機殼大小,重約120克,可隨身攜帶,真正實現「人人都能擁有的行動皮膚檢測儀」。
新聞圖片

圖說 : 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研發長林宗賢(左一)成功開發全球首款「行動式極化光膚質檢測系統」,將尖端液晶極化技術整合成手機殼與App,民眾只需將手機裝入專用外殼、一鍵拍攝,即可0.1秒取得微血管、棕斑、痘痘與細紋等專業級膚質指標

液晶光電核心技術 影像演算法媲美醫療等級

該系統的核心為厚度不到3毫米的「液晶極化調製元件」,採用高介電異向性液晶與微米級電極設計,能在低電壓下以毫秒速度切換極化態,並與手機閃光燈同步控制。透過林宗賢團隊開發的影像演算法,可即時強化皮膚中微血管與色素沉積(棕斑)對比,並自動標記痘痘、細紋與毛孔位置,同時計算其分佈面積與密度,達到醫療儀器等級的精確分析。

林教授說:「這項成果讓『液晶光電』從顯示器跨足健康照護領域,讓光學科技真正走進日常生活。」

榮獲「未來科技獎」 光電醫美跨界應用受肯定

這項技術榮獲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經濟部及教育部共同主辦的「2025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獎」。評審指出,該成果兼具高科技創新性與市場實用性,不僅降低醫美檢測成本,也開啟行動健康與AI智慧醫療的新篇章。

林宗賢教授長年專注於液晶光電元件研發,技術成果廣泛應用於顯示、感測與醫療光學領域。因其在液晶技術創新及產業推廣貢獻卓越,他亦榮獲2025年美國光學學會(OPTICA)會士榮銜,成為台灣光電領域的國際代表人物之一。
新聞圖片

圖說 : 林宗賢研究團隊將「液晶光電」轉化為日常保養科技的創新技術,榮獲國科會「2025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獎」肯定。(頒獎典禮照片:主辦單位提供)

結合AI與雲端健康管理 邁向智慧醫美時代

研究團隊未來將結合AI影像診斷與雲端健康管理系統,建立個人化膚質資料庫,推動從「檢測」到「預防」的智慧醫美新模式。此外,該技術亦可延伸應用於皮膚病變早期偵測、遠距健康監測與家庭保健等領域,成為普及健康科技的重要推手。

林宗賢表示,這項創新將改變人們看待「護膚」的方式,讓光電科技真正落實於每個人的生活之中,實現「科技護膚、智慧健康」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