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東港分局
中華新聞報/屏東報導
為落實政府推動的「打詐國家隊」政策,強化民眾防詐意識,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東港分局特別結合新園鄉五房村舉辦的「愛護水資源健走活動」,將社區休閒活動與反詐宣導相結合,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民眾在輕鬆健行之餘,學會如何識破最新詐騙手法、守護自身財產安全。
興龍派出所副所長現場宣導 強化地方防詐意識
活動當天,東港分局興龍派出所副所長吳宏仁代表出席,現場與民眾親切互動,講解各類最新詐騙案例。
吳副所長指出,詐欺集團常利用民眾關心的社會議題與政策發展,製作假網站或假簡訊,藉機竊取個資或詐取金錢。近來即有不肖份子冒用政府名義,以「每人普發現金1萬元」為誘餌,發送假簡訊與釣魚連結,引導民眾誤入詐騙陷阱。
他提醒民眾,「政府尚未啟動任何普發現金作業」,若收到類似簡訊,務必保持警覺,不要點擊來路不明的連結,也不要在陌生網站輸入個資或帳號密碼,以免成為詐團鎖定目標。
詐團假冒政策新招 警方揭露詐騙陷阱
吳宏仁副所長進一步說明,詐騙集團善於利用時事操作,例如近期立法院通過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以及傳聞中的「每人普發1萬元現金」,都成為詐團設陷的話題素材。
這類假訊息大多透過簡訊或社群平台散播,手法屬於「亂槍打鳥式蒐集個資」,一旦民眾誤信點擊,即可能導致帳戶資料外洩或遭植入惡意程式。
警方也指出,詐團往往假借官方名義製作與真實網站極為相似的釣魚頁面,讓人難以察覺差異,提醒民眾務必謹守「不明簡訊不點、不明網站不信、不明連結不開」三大原則。
東港警呼籲:謹記一聽二掛三查證 守護荷包安全
東港分局興龍派出所所長童聖哲呼籲,防詐的關鍵在於冷靜與查證。民眾若接獲疑似官方簡訊或陌生電話要求提供個資、轉帳操作,應立即「一聽二掛三查證」:
一聽:仔細聆聽內容是否有金錢交易或威脅語氣。
二掛:立即掛斷電話,切勿依指示操作。
三查證: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洽詢當地警察單位確認真偽。
童所長強調,警方將持續深入社區、學校及廟宇場所進行防詐宣導,並透過多元宣導方式提升全民識詐意識,共同打造「無詐騙社區、安心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