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包浩斯精神重現高雄!高師大設計工坊開展 激發設計新世代能量

圖/高雄師大

中華新聞報/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藝術學院與德國威瑪包浩斯大學(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共同主辦的「設計工坊(Design Workshop)成果展暨發表會」,今(27)日上午於高師大藝術學院116藝術中心盛大開幕。此次活動不僅是藝術教育與國際設計交流的重要展現,也為南台灣藝術教育界注入一股創新能量。
新聞圖片

圖說 : 高師大藝術學院院長陳立民協同台師大藝術學院院長莊連東(左4)與海軍官校士官長圖資處處長及學務長等合影

國際設計工坊成果亮相 高師大展現跨文化創新視野

開幕典禮由高師大副校長李昭蓉主持,學務長杜明德、主秘姜麗娟、文學院院長李翠玉、教育學院院長丘愛玲、以及藝術學院院長陳立民博士等校內主管皆親臨現場致意,展現對藝術與設計教育的高度重視。活動更邀請中華民國海軍官校代表團出席,包括學務處長陳又華上校、資圖中心主任鍾育仁上校與楊明哲士官長等人,共同見證高師大藝術教育的國際成果。

展覽呈現學生在「設計工坊」中完成的跨國創作,作品內容涵蓋平面設計、視覺構成、藝術海報等多元領域,充分展現跨文化設計教育的創新成果與美學能量。
新聞圖片

圖說 : 德國威瑪包浩斯大學講座課程與工作坊高師大與台師大學生工作坊聯展作品

包浩斯精神引領創作 跨國師生共探設計思維

「設計工坊」特別邀請德國威瑪包浩斯大學兩位設計專家——Markus Weisbeck與Vera Kunz親臨指導,以「創意、實驗與設計思維(Creativity, Experiment & Design Thinking)」為核心,引導高師大視覺設計學系與美術學系學生進行跨文化設計實作交流。

學生們在工作坊中深入學習包浩斯設計理念的精神核心,從理論到實踐,探索藝術與生活的融合,體驗「設計即生活」的創造價值。透過與德國設計師面對面的討論與線上互動,學生的作品展現出極高的創造力與設計思辨深度。

線上交流跨越國界 創意思維火花不斷

開幕活動同步進行國際線上連線交流,邀請德國包浩斯大學Markus與Vera老師及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陳維翰老師共同參與,學生以作品發表的形式進行理念分享與互動討論。現場觀展嘉賓踴躍提問,與學生熱烈交流,整場氣氛活潑且具啟發性,體現高師大藝術學院推動國際藝術教育與設計創新的卓越成果。
新聞圖片

圖說 : 德國威瑪包浩斯大學平面設計系教授Markus Weisbeck作品

院長陳立民:以包浩斯精神啟發新世代設計思維

高師大藝術學院院長陳立民博士在致詞中指出,包浩斯運動是現代設計的起源與精神核心。回顧20世紀初的德國,建築師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創立包浩斯學院,以整合藝術、人文與工業的教育理念,改革當時僵化的設計思維,開創現代設計教育的先河。

陳院長表示:「現今建築、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平面設計等學科,仍深受包浩斯教學思想影響。此次與威瑪包浩斯大學合作舉辦的設計工坊,不僅強化學生的國際視野與跨域創意能力,也為高師大與德國後續的師生交流奠定長遠合作基礎。」
他強調,藝術教育的目標不僅在於技術培養,更在於啟發思考與美感創造,期許學院未來持續推動國際設計教育合作,培養具全球視野與文化創新力的新世代設計人才。

展期資訊

展覽名稱:高師大 × 威瑪包浩斯大學 設計工坊成果展
展覽時間:10月27日至10月31日
開放時間:上午8:00-下午5:00
展覽地點:高雄市苓雅區和平一路116號/高師大藝術學院116藝術中心
免費入場,歡迎設計愛好者及各界人士前往觀展,感受國際藝術教育與設計創新的美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