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港務公司
中華新聞報/臺中報導
為強化台日海洋經濟合作、推動綠色能源與郵輪產業永續發展,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與日本國際港灣交流協力會(JOPCA)於今(28)日在臺中港共同舉辦「2025台日港口研討會」,雙方產官學界代表齊聚一堂,展開跨國產業對話,共同探索港口藍色經濟與綠色能源的未來願景。
本次研討會吸引日方49名代表來台,參與人數逾百人,盛況空前。日本台灣交流協會(JTEA)副代表川合現親臨指導,顯示日本官方與產業界對台灣港群發展潛力的高度重視。
台日深化海洋合作 強化港口永續轉型交流
日本國際港灣交流協力會(JOPCA)自1993年成立以來,長期以非政府、非營利組織角色推動國際港口專業交流與經驗分享。其成員橫跨日本主要港灣局、基金會、建築、航運及貿易等領域,對亞太港口發展具深遠影響。
自2010年起,JOPCA定期在海外舉辦國際研討會,並於今年首度選定臺灣港務公司為合作夥伴。日方除肯定臺灣在離岸風電基礎建設及郵輪母港發展上的成果外,更期盼透過此次研討會強化雙邊資訊互通與產業鏈合作,共同推動亞洲港口的綠色轉型。
王錦榮總經理:港務公司以藍海綠能為雙引擎 打造永續新動能
臺灣港務公司總經理王錦榮致詞時指出,港務公司近年積極落實港口多元轉型策略,業務範圍已從傳統貨櫃、散雜貨及倉儲物流,延伸至觀光郵輪、離岸風電及新興能源產業等新興領域。
他表示,港務公司不僅是國家能源轉型的關鍵推手,更肩負推動港口觀光升級的重要使命。透過整合港埠資源、完善設施與產業鏈結,將臺灣港群打造成區域海洋經濟與綠色能源的重要樞紐。
聚焦離岸風電與郵輪產業 引領藍色經濟新趨勢
本次研討會以「藍海綠能雙軌發展」為核心主軸,內容涵蓋離岸風電與郵輪產業兩大主題,並深入探討再生能源政策趨勢與觀光經濟契機。
在離岸風電方面,臺北港、臺中港、高雄港及安平港近年陸續打造產業基地,已成為亞太地區重要供應鏈節點,不僅推動地方產業升級,也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而郵輪市場方面,隨著疫情解封,臺灣港群去(2024)年迎來逾400艘次郵輪、旅客近90萬人次,今年預估更將突破570艘次與113萬人次,展現台灣郵輪觀光市場的強勁成長動能。
台日講者深入交流 共促港口永續新典範
研討會邀請多位台日專家進行專題演講與案例分享,包括臺灣與日本共計6位講者,分別就:「臺灣港口離岸風電發展與商機」、「日本離岸風電現況與港口發展」、「HIBIKI綠能港計畫」、「臺灣郵輪市場的發展與商機」、「日本新興郵輪市場趨勢」及「博多港郵輪推廣經驗」等議題展開交流。
與會代表針對綠能港口轉型、風電產業鏈布局、郵輪航線規劃及城市行銷策略等主題深入對談,分享成功案例與合作經驗。
JTEA副代表川合現表示,台日雙方在港口產業結構、港灣規模與營運模式上互補性極高,未來應持續強化資訊交流與技術合作,共同推進港口綠色轉型與郵輪經濟發展,打造永續藍海典範。
港務公司推永續策略 強化港群競爭力
港務公司強調,將持續以「永續、創新、韌性」為核心策略,完善離岸風電基礎設施、提升旅運服務品質,並整合公私部門資源與國際投資動能,打造具前瞻性的港口發展模式。
透過本次台日研討會,港務公司成功建立跨國產業交流平台,為台灣港群在全球能源轉型與海洋經濟發展上注入新契機,展現「港口永續、藍海共榮」的新時代願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