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三十年奮鬥化為榮光!海巡「西拉雅號」以平埔族名啟航


中華新聞報/高雄報導
我國首艘以原住民族族名命名的高緯度遠洋巡護艦「西拉雅號」,昨(1)日在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艦隊分署舉行命名典禮。典禮由賴清德總統親自主持,邀請高雄市長陳其邁、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曾智勇、立委賴瑞隆、邱議瑩、許智傑、李柏毅及多位產業界與地方仕紳出席,共同見證「國艦國造計畫」重要里程碑。

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在典禮中致詞表示,這是她多年來的心願終於實現的一刻,「我一直期待能夠用原住民族的族名來為海巡艦艇命名,今天終於實現了。」她激動指出,首艘2000噸級高緯度巡護船經由總統親自命名為「西拉雅號」,不僅是海巡艦隊的新起點,更是文化自信與歷史正義的重要象徵。

對土地最深的敬意 以族名命艦延續文化根

管碧玲主委表示:「今天即將命名的新艦,將採用我國原住民族群中的平埔族群名稱。這樣的命名,是對臺灣土地最深的敬意,也是對歷史記憶的定錨。」

她強調,平埔族群長期耕耘這片土地,他們的文化、語言與故事,是台灣文化溯源的重要根基。「在新艦上以他們的族名為名,象徵我們將這份台灣文化的根,延伸到海洋的每一道浪花之上。」

管主委說,這不僅是一項命名的決定,更是一種價值的實踐——以台灣文化為榮、以台灣歷史為師。

平埔族正名三十年奮鬥 光照亮歷史的名字

她提及,這次命名背後蘊含著長達三十餘年的社會努力,從街頭倡議、地方認定到司法釋憲,終於迎來《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的通過,讓被遮蔽的名字重新被國家承認。

管主委特別感念萬淑娟女士在運動中的關鍵貢獻。萬女士多年為平埔族群提起訴訟、推動釋憲,以三十年的堅持讓族人聲音被聽見。2022年釋憲通過時,她說:「這道光,照亮所有平埔族的未來。」

管主委說:「這份光,象徵族人對文化與身分的堅定守護。我們今天特別邀請萬淑娟女士為新船擲瓶下水,表達對她的『堅定守護』精神的最高敬意。」

感謝賴清德總統推動正名 從地方啟動國家轉變

管主委並特別致謝賴清德總統,指出在他擔任台南市長任內,以明確的政治意志率先將西拉雅族列為「市定原住民族」,並多次公開呼籲中央政府承認平埔族群身分。他曾說:「正名不只是行政問題,而是人權問題。正名是人權,也是尊嚴。」

管主委表示:「當時賴市長的決心,奠定了中央改革的基礎,地方的勇氣促成了國家的轉變。賴總統的堅持,最終迎來《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的通過。」

她感性補充:「這樣的精神,也正是海巡同仁最需要的信念——堅持可以改變命運,信念可以實現正義。」

面對挑戰以信念為帆 海巡是國家最堅實的海上力量

管碧玲主委指出,面對當前中國對我國持續進行的灰色侵擾與威脅,「唯有堅定信念、團結一致,才能守護台灣的尊嚴與安全。」

她特別向全體海巡弟兄姊妹致謝:「你們是海上最前線的守護者,是台灣藍色國土最值得信賴的力量。」

她並提到,4000噸級造艦計畫與新一代遠洋艦的啟動,象徵「國艦國造」的新階段:「這不僅是技術進步,更凝聚了國家意志與人民信念。」

「4000噸級巡護船最後一艘『台北艦』成軍,加上首艘2000噸級高緯度巡護艦『西拉雅號』命名,兩個造艦計畫承先啟後,象徵海巡進入新世代。我們將邁向總統指示的『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做到——在風浪中堅守、在挑戰中前進、在信念中團結。」

文化洗禮融入艦隊精神 以藝術與族群共譜海洋榮光

身為熱愛文化的行政領導者,管主委也分享自己以藝術融入國防儀典的初衷。她提到,曾以台灣芭蕾舞團舞蹈演出三艘艦艇除役典禮,而今日則邀請西拉雅文化復振的Onini合唱團開場表演,「在緊繃嚴峻的防衛體系中,植入文化洗禮,讓艦隊在堅毅中多一份柔軟的感動。」

她笑說:「今天的心情特別歡喜,因為這不只是命名,更是文化與國防交會的時刻,見證台灣的韌性與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