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新聞報/綜合報導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再傳捷報!高雄港旅運中心憑藉卓越的智慧化與綠色永續建築設計,榮獲「2025 APIGBA AWARD亞太地區智慧綠建築獎」雙料大獎,包括「既有建築改造類金獎」及「系統類鉑金獎」。
此榮耀由港務公司與遠傳電信公司攜手合作,象徵高雄港在智慧港埠與綠色轉型上的國際競爭力獲得最高肯定,更讓台灣在節能減碳、AIoT應用與ESG實踐方面再創新標竿。
智慧科技導入營運管理 高雄港邁向AI智慧港口
高雄港旅運中心自啟用以來,即以流線型波浪屋頂與開放式空間設計成為高雄海岸線新地標。港務公司指出,該建築除取得綠建築銀級標章及智慧建築銀級候選證書外,更整合創新科技導入「智慧營運管理平台」,全面實現港埠數位化管理。
該系統整合「大數據、人工智慧(AI)及物聯網(AIoT)」技術,串聯四大輔助模組──
1. 智慧建築管理、
2️. 智慧微電網管理、
3️. 物業設施管理、
4️. 智慧環控管理。
透過五層式架構的垂直連動與水平整合,平台可對整棟建築進行即時監控、數據分析與預警,達到智慧預判與系統防護的最佳效果。
港務公司說明,高雄港旅運中心在興建過程中不斷優化設計並導入BIM(建築資訊模型)技術,成功整合建築生命週期的管理資料。此舉不僅提升營運效率與安全管理,也能即時掌握環境變化與人流熱點,讓旅客在智慧化環境中享有安全、便捷且舒適的國際級通關體驗。
綠能節電創千萬效益 落實ESG永續目標
在永續發展方面,高雄港旅運中心展現了臺灣港群推動節能減碳與綠色創能的決心。
「智慧微電網管理模組」整合太陽能發電、儲能、節能系統與電動車充電樁設施,能進行需量調節與電力最佳化配置,有效避免超約用電並提升供電穩定度。
根據港務公司統計,該系統每年節能與自發自用效益可創造超過千萬元節能價值,同時達成環境永續與經濟效益雙贏。這項成果展現出港務公司在智慧綠建築與ESG治理領域的深厚實力,也符合國家推動智慧城市與綠色轉型的政策方向,成為全球港口建築永續新典範。
優化旅運設施 提升國際郵輪母港實力
高雄港旅運中心除在建築層面創新突破外,在旅客服務與國際郵輪營運上同樣展現亮眼表現。
中心可同時靠泊兩艘22.5萬噸級大型郵輪,並採用可調整船型的活動式登船橋設計,大幅提升母港作業彈性與安全性。
此外,導入自動化通關系統後,港口掛靠郵輪的旅客通關效率提升至每小時3,500人,母港旅客通關效率達每小時2,100人,大幅縮短旅客等待時間,展現高雄作為亞洲郵輪母港樞紐的實力。
王錦榮總經理:高雄港是台灣智慧港埠的新象徵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錦榮表示,高雄港旅運中心能榮獲「2025 APIGBA AWARD亞太地區智慧綠建築獎」雙獎肯定,是港務公司與遠傳公司長期合作推動智慧建築與永續港埠發展的具體成果。
他指出:「這不僅是國際對高雄港的肯定,更是台灣智慧港口軟硬體實力的展現。我們將持續精進創新技術,推動高雄港邁向國際永續智慧港埠,成為亞洲港灣城市的新標竿。」
港務公司強調,高雄港旅運中心將持續結合智慧科技、綠能永續與旅運服務,成為國際郵輪樞紐與觀光核心的重要門戶,帶動台灣海洋城市邁向下一個國際新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