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
落實「人權共融、責任同行」理念 培養學生思辨與尊重精神
中華新聞報/綜合報導
由臺北市文化局與台北二二八紀念館主辦,財團法人台北市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提案,並由臺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人權教育議題輔導小組及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協辦的「2025深耕校園 人權教育巡迴展」,近日於靜修中學成功舉行。
本次活動以「人權共融,責任同行」為主題,呼應人權教育向下扎根的政策理念,特別安排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執行長李惠芬親自帶領工作坊,為學生們打造一場充滿啟發與互動的人權教育體驗課。
圖說 : 讓學生主動思考討論去真正認識歷史並深刻學到人權尊重的重要性
歷史思辨與人權教育結合 培養青少年公民意識
工作坊設計以「人權思辨歷史」為核心,透過多起歷史事件案例,引導學生了解事件背後的人權議題,思考權利與責任的相互關係。活動以互動討論為主軸,讓學生從被動聽講轉為主動發聲,分享觀點、提問反思,從而培養獨立思考與社會責任感。
李惠芬執行長表示,人權教育的真諦不只是記住歷史,更在於理解每個人都擁有不可被剝奪的基本權利。她強調:「這些權利的落實,不只是政府的責任,更需要每一個公民的意識與行動。」
從理念到行動 實踐「責任同行」的教育精神
活動同時呼應國際人道主義者 L. 羅恩 賀伯特(L. Ron Hubbard) 所提出的理念:「人權必須被落實,而非僅停留在理想。」
李惠芬指出,真正的人權教育應當引導學生從「理解權利」走向「實踐責任」,讓青年一代不僅尊重他人,也能主動守護他人權益,成為推動人權文化的實踐者。
此次靜修中學的人權教育工作坊,透過案例分享與討論活動,讓學生們從具體歷史經驗出發,理解尊重、包容與公民責任的重要,現場師生皆表示收穫豐富。
圖說 : 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執行長李惠芬為學生們帶來深具啟發人權教育工作坊
校園扎根推廣人權意識 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持續推動
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長期致力於推動校園人權教育,藉由「深耕校園 人權教育巡迴展」計畫,已在全台多所學校推動系列工作坊,整合教學資源、培育人權講師,逐步擴大教育影響力。
該會表示,未來將持續與教育部、地方政府及各級學校合作,將人權教育融入課程與校園文化,讓更多青少年理解「尊重他人、保障自由」的重要性,並期盼人權意識能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讓人權的火種在下一代心中持續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