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管碧玲推「海洋ESG」入公司治理指標 企業行動守護藍色國土

圖/海委會

中華新聞報/高雄報導
為鼓勵企業善盡社會責任、推動海洋保育,海洋委員會於今(12)日假臺北101舉辦首屆「企業海洋永續貢獻獎」頒獎典禮,公開表揚17家積極投入海洋永續行動的企業。典禮由副總統蕭美琴親自蒞臨頒獎,與現場貴賓及企業代表共同見證榮耀時刻,象徵政府與企業攜手打造「與海共生、與海共榮」的永續願景。

在地情感開場 展現人文教育深意

典禮開場由「賴厝古錐囡仔合唱團」以母語演唱揭開序幕,純淨童聲唱出濃厚的在地情感與文化底蘊,展現海洋與地方共生的精神,呼應本獎項重視在地關懷與人文教育的核心價值,營造出溫馨且具教育啟發性的氛圍。
新聞圖片

蕭美琴副總統:中小企業展現韌性與責任精神

副總統蕭美琴致詞時肯定得獎企業在永續實踐上的努力。她指出,本屆獲獎的企業不僅在淨灘、淨海、海廢回收再利用、珊瑚復育及藍碳研究等面向展現具體成果,更以實際行動落實企業社會責任(CSR)與海洋永續承諾。
蕭副總統特別提到,許多中小型企業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堅持投入海洋保育行動,展現出臺灣產業的韌性與責任感,這種精神正是臺灣最可貴的力量。她強調,政府未來將持續推動海洋政策、海洋治理及國際合作,凝聚公私部門力量,共同守護海洋生態環境。

17家企業脫穎而出 展現多元海洋ESG成果

本屆共有17家企業脫穎而出,分別為:
中信金控、台達電子、台灣化學纖維、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兆豐商業銀行、台灣太古可口可樂、南山人壽、第一商業銀行、陽明海運、新光人壽、鴻海精密工業、寶雅國際、台灣橫濱八景島、多羅滿海上娛樂、宏岳國際、和平工業區專用港及洄游吧。

這些企業橫跨金融、科技、製造、運輸及服務等產業,實踐內容多元,包含:

金融業者以永續投融資引導海洋友善產業發展;

製造業推動海洋廢棄物循環經濟;

航運業守護海洋生物多樣性與港區環保;

觀光與文化業推廣海洋教育與藍碳復育。
他們共同以具體行動守護海洋,將永續理念融入企業核心策略,展現臺灣產業在海洋ESG發展上的決心與行動力。

管碧玲主委:推動海洋ESG成新指標 企業成為永續典範

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在典禮上指出,推動「海洋ESG」是臺灣企業對世界展現永續貢獻的新方向。她感謝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與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的大力支持,讓海洋保育正式納入「公司治理評鑑指標」,成為臺灣企業邁向國際永續的新里程碑。

管主委表示,海委會設立「企業海洋永續貢獻獎」,是希望企業不僅遵循法規,更能以榮譽與使命推動海洋永續,讓企業的努力被社會看見、被國家肯定,並帶動更多民間力量投入海洋保育。

持續深化企業行動 讓守護海洋成為企業文化核心

海洋委員會表示,感謝所有關心海洋的企業夥伴,每一份付出都為臺灣海洋環境注入新力量。未來,海委會將持續與企業、民間團體及學術單位合作,推動更多實質行動,包括淨海行動、海洋教育推廣、藍碳復育計畫等,期盼讓「企業守護海洋」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一環,讓永續發展不僅是責任,更是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