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 / 雙引擎全開!園管局啟動開發+更新 創造千億產值新動能

圖說:園管局楊志清局長(右3)與日月光李叔霞副總經理(右2)、東陽實業陳金錫副總經理(左2)、園管局吳志宏科長(右1)及園管局陳嫈芳科長(左1)合影(圖/園管局)

中華新聞報/綜合報導

因應行政院延長「投資臺灣三大方案」至民國 117 年,經濟部 產業園區管理局(園管局) 今(26)日舉行成果記者會,宣布啟動「園區開發」與「園區更新」雙引擎策略,強化產業用地供給與升級動能,協助企業加碼投資、根留臺灣。

園管局指出,目前全台已啟動 9 處新園區,總開發面積超過 560 公頃,預估可:

創造 逾 1,000 億元產值

帶動 3 萬個就業機會

同時推動科技產業園區的 「風華再現計畫」,首波投入近 20 億元,成功釋出 2.25 公頃周轉用地,吸引高達 190 億元民間投資,為台灣製造注入強大成長動能。

楊志清局長:土地供給就是台灣產業競爭力 雙軸並進加速整備

園管局局長 楊志清 表示,土地供給是園管局最關鍵的核心任務,不僅關乎目前布局,更是未來產業升級的關鍵基石。他指出:

「新園區開發與既有園區更新,正是企業持續投資、經濟持續升溫的重要訊號。」

配合投資臺灣方案延長,園管局正從兩大方向同步推動:

園區開發

提供新興產業、供應鏈回流、外資擴廠等需求的空間。

園區更新

透過廠房翻新、土地重整,讓老舊園區煥新再生。

新園區需求旺盛!多處出租率破九成 水上與新市更已 100% 滿租

目前進入開發或招商階段的園區共計九處,包括:

五大產業園區

中埔

水上(出租率 100%)

新市(出租率 100%)

北高雄(出租率逾九成)

褒忠

四大科技產業園區

高雄軟體園區(二期)

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擴區)

楠梓科技產業園區(第三園區)

仁武科技產業園區

園管局強調,多數新園區採「只租不售」方式,確保土地資源在長期內被有效利用,避免炒地並維持永續產業聚落。

既有園區更新升級 近20億投入翻新、釋出13.5萬平方公尺空間

更新範圍以:

高雄前鎮科技產業園區

楠梓科技產業園區

臺中潭子科技產業園區

為三大主軸,推動建物翻修、土地重整、舊廠房再利用。

其中 「科技產業園區風華再現計畫」 編列 19.91 億元,用於:

收購低度使用廠房

改造再出租

整建新式廠辦空間

更新後預計可釋出 13.5 萬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再創 近 2,000 個就業機會,為中南部科技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

企業代表肯定園管局效率:快速回應就是最實質的支持

多家企業現場分享合作經驗。

日月光副總經理 李叔霞

「政府的用地釋出與行政協調非常有效率,減少企業行政負擔,讓我們能更專注於技術提升與產線升級。」

東陽實業副總經理 陳金錫

「無論交通便利性或硬體條件,園管局的協助非常有感。我們在選址時得到快速回應,對企業來說極具關鍵價值。」

招商成果亮眼:166件投資案、1,745億元挹注半導體與AI產業

園管局也公布最新招商成果:

166 件投資案落地

1,745 億元總投資金額

投資企業包括:

日月光

鴻海(雲高)

湧盛電機

投資產業涵蓋:

半導體

AI

智慧製造

新一代科技研發

園區正成為台灣高端製造與創新研發的重要戰略基地。

園管局:打造全球級「台灣製造基地」 推動人才回流、供應鏈深化

園管局強調,未來將持續:

提升土地整備速度

精進招商與企業服務

結合交通、區位與政策誘因

推動企業投資加碼

擴大人才進駐與回流

目標是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 「台灣製造基地」,彰顯政府協助產業根留台灣、穩健布局在地供應鏈的明確決心。

(下面圖說:日月光副總經理李叔霞分享表示,政府針對用地釋出與行政協調具高度效率,讓企業可以減少繁瑣行政流程,更專注於技術與產線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