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智文教基金會「2017心靈教育與環境永續論壇」 產官學共同探討科技文明時代 心靈教育對當代社會的價值與力量

新聞中心報導

由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主辦、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及財團法人福智慈善基金會協辦的 「2017心靈教育與環境永續論壇」,於11月11至12日在台 北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卓越堂登場。論壇匯聚心靈教育、環境永續、 企業倫理及藝術人文領域的21位產官學先進參與,包括前行政院院 長張善政、前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教育部政務次長姚立德、 前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思伶、心理學家暨作家鄭石岩、 天下文化總經理林天來、中華民國農業教育學會理事長陳世雄、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魏國彥、善果餐飲國際創辦人嚴心鏞、 琉璃工房共同創辦人張毅及楊惠姍夫婦等。今年,論壇新增加了「 網路時代新思維」及「意念的力量」議題, 帶領大眾探討在科技物質充斥、生活環境變動的時代中, 心靈教育對當代社會穩定的價值與力量。論壇兩天總計逾650人共 襄盛舉。
 
由於福智團體創辦人上日下常老和尚的深遠智慧,於20幾年前, 注意到現今世界日趨科學昌明、物質豐富,整個地球快速化的變動, 成為集體化的思考模式。但人們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快樂,反而因找不 到方向、跟不上時代腳步而亂了方寸。老和尚說,整個社會互助互信 與安樂的氣氛減少,競爭對立產生的不安增加, 對環境及地球無止盡的榨取等,未來將會是場可悲的浩劫。 老和尚悲心呼籲,人對內要重視心靈,對外要珍惜環境, 一切都是由於人心所造,需透過教育提升心靈,方能穩定社會, 改善急劇惡化的世界。有鑑於此,福智文教基金會自2013年起, 每年舉辦「心靈教育與環境永續論壇」,希望能結合各方有志之士, 互相協助、鼓勵與扶持, 共同為世界社會貢獻自利利他的使命與責任。
 
「網路時代新思維」議題中,台灣大哥大基金會董事長、 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 以自身多年來在學術界及產業界豐富的經驗分享, 科技發展改變人們的生活,未來世界的面貌有無窮想像。 在資訊通訊、物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發展神速的時代, 應要以高度的智慧策略,從中體會到對個人、 產業及整體人類利益的影響,以教學相長的積極態度, 結合心靈與科技的創新價值,才是嶄新科技的趨勢; 而致力於身心靈科學長達二十年的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也是前臺大校長的李嗣涔,在「意念的力量」專題演講中, 以近年在醫學上的安慰劑(placebo)效應實驗中, 發現病人若具有相信自己會病癒的信念, 就能使百分之三十的病人不藥而癒。另外,實驗證明, 意念可以改善植物的生長狀態。由此可推理出, 正向的意念能對自己體內及外在環境有利的影響。
 
「面對變動環境,心靈教育提升」議程中, 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前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思伶表示 ,啟發感恩與正義和平,才能因應複雜又變動的社會; 天下雜誌總經理林天來分享「新世紀的人生觀」, 以自身經歷說明成功的關鍵在於以正面積極好學的心靈, 創造自己高度貢獻的價值;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及藝術總監楊惠姍在 「藝術涵養與心靈提升」議題中分享,富含慈悲與智慧的創作, 能傳遞內心幸福安定的力量;在「環境永續」議題,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所教授何明錦,引述結合科技與人文關懷, 邁向永續智慧宜居的城市;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前環保署署長 魏國彥分享「關心地球的永續」,探討許多國家如何積極扮演促進者 與推動者的角色,衝出現狀向永續發展轉化;「企業倫理與實踐」 由喬大地產公司董事長郭國榮,以企業倫理最終是達到自利利他共好 的願景做分享。
 
福智團體包含福智文教基金會、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里仁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及福智佛教基金會。多年來,深耕關心健康、 關愛大地、關懷生命的事業,期盼以心靈教育為核心, 帶動社會世界和諧永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