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報導
為引導城市發展,實現都市計畫規劃藍圖,高雄市自民國47年即開辦第1期市地重劃,是全台最早的重劃區,對市地重劃規章制度的確立貢獻卓著,迄今(107)年已邁入一甲子。六十年來計辦理約128處公辦市地重劃區,面積合計約3619公頃,取得公設用地面積約1336公頃,開闢建地面積約2283公頃,除了辦理累積時間最長,總面積也是全國最大。在陳菊市長任內(96-107)辦理公辦重劃區計39處,面積合計約511公頃,取得公設用地面積約191公頃,提供建地面積約320公頃,闢建完善公共設施,促進土地利用,大幅改善地區環境。
地政局黃進雄局長表示,公辦市地重劃是推升高雄都市發展非常重要的手段,在市縣合併後,高雄市面積增加18倍,為實踐陳菊市長「高高平」的理念, 讓原高市高縣生活品質平等提升,市府團隊經多次研商,以合併後大高雄的高度,重新檢視規劃都市計畫藍圖,因此,所選擇開發區皆依縫合市縣、交通節點、重大建設、活化土地、人口成長地區等原則審慎評估,並非盲目為增加建築用地而辦理開發。高雄市政府地政局目前開發之任務目標,首要為協助推動亞洲新灣區的產業再升級、配合重大建設、加速眷村土地利用、活化公有或國營土地等,另還有配合公共設施用地解編等,均已累積豐富成果。
現階段正執行中的重劃區計有17處,包括:亞洲新灣區多功能經貿園區內多處市地重劃區,讓原先重工業聚落轉型成經貿核心專用區;配合鐵路地下化沿線開發的高雄、鳳山雙車站市地重劃;及配合國防部用地活化政策開發第87期(岡山大鵬九村)、第93期(鳳山工協新村)、第81期(大寮眷村)等市地重劃區等。
近年已完成的重劃區,例如中都重劃區,由工業區轉型,重劃後以公園方式完整保留中都濕地生態;亞洲新灣區多功能經貿園區內第60、65、79期重劃,在土污改善後完成重劃,推動重工業轉型經貿產業;楠梓區都會公園旁的第72期及德民新橋旁的第82期重劃區、鳳山南成地區的第77期重劃區,將原先閒置荒廢土地整理開發;鼓山區美術館旁的第78期重劃區,及仁武區第84期重劃區,則是公共設施用地解編,尤其是第84期重劃區,取得公園用地改善北屋排水,再結合區外滯洪公園,大幅改善當地淹水情形,為市民創造優質宜居安全的生活環境。
為加速都市發展,預計107年完成的重劃區有亞洲新灣區內第80期、第83期重劃區;第87期岡山大鵬九村重劃區、第89期小港原少康營區重劃區、第71期高雄車站重劃區等,合計可取得公共設施面積約37.65公頃,提供約54.61公頃建築用地,讓市民過得更舒適、更便利、更安全。另重劃開發後如有盈餘,則再支援當地建設,促進開發區周邊發展,達到開發地利、市民共享的目標。
高雄市辦理市地重劃今年邁入60年,一甲子以來重劃開發伴隨著高雄市的都市發展,讓大高雄土地有效合理利用,開創樂活宜居環境。地政局將於今年9月份辦理一系列活動,包括:重劃成果展、編製出版成果書籍,拍攝重劃市政建設專輯、辦理學術研討會及市民講座等,讓全體市民一同見證大高雄的進步與蛻變。
關於我
新聞聯播單位/合作媒體/北中南暨花東地區新聞大聯盟
- 高雄市雲網路多媒體新聞協會
- 高雄市新聞從業聯盟總會
- 高雄市新媒體記者聯誼會
- 高屏新媒體記者聯誼會
- 港灣新聞網
- 高雄港區新聞網
- 賴傳媒
- 波新聞
- 南部最大聲
- 崛起新傳媒
- 新角度傳媒
- 17news 民生好報
- 瑩響力傳媒
- 屏東時報電子報
- 號角新聞網
- ENN台灣電報
- 探即新聞 | TanJiNews
- 蒂思綠新聞T.THREE NEWS
- 台灣新聞雲報
-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
- 視點新聞網]
- 福爾摩沙時報
- 屏果新報
- 國際環宇時報
- 好報新聞網
- 商報新聞網
- 京海傳媒
- 飛揚新聞
- 蹦新聞
- 本平台以專業、客觀、公正為核心,透過新聞網站與電子報系統,定期將重要新聞與評論傳遞至多元讀者群。涵蓋範圍包括:
-
-
政策決策圈:中央及地方行政單位、民意代表辦公室
-
公共治理圈:各縣市首長、地方民代與社會團體
-
產業影響圈:全國公協會、產業意見領袖與專業社群
我們致力於讓新聞資訊直達關鍵讀者,促進政策對話、產業交流與社會共識,確保公共議題能獲得充分關注與討論。
-
-
-
熱門
-
紅線、黃線、白線到底可不可以停車呢 別再傻傻分不清
2018-01-10 -
反詐Team Taiwan 警政署與企業聯手 公私協力誓言趕走詐騙!
2025-02-12 -
高雄國稅局舉辦107年度租稅法規進修班-洗錢防制法令課程,歡迎報名參加
2018-03-14 -
海外購物注意!半年超過6次進口將被課稅,基隆關提醒民眾查詢
2024-10-02 -
洪門最大山頭五聖山信廉總堂洪金寶接任總堂主暨新貴人斬香大典
2017-05-29
推薦
-
台日專家齊聚金屬中心研討會 模具產業減碳與智慧製造成新趨勢
2025-09-10 -
工研院攜手醫材公會 35家臺灣廠商登陸泰國 打造智慧醫療東協新格局
2025-09-10 -
28國菁英齊聚晶鏈高峰論壇 賴清德拋三大行動 打造可信任半導體夥伴網路與韌性供應鏈
2025-09-10 -
見證紅色高棉真相!柬埔寨名導潘禮德攜新作《約見波布》登台 台灣國際人權電影節重磅揭幕
2025-09-10 -
高雄全面升級教室設備迎AI時代!5億元導入大型觸控顯示器 攜手9所大學推半導體先修與生成式AI應用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