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殯葬轉型進行式 高雄市民政局推海葬服務已助76人回歸自然

地方中心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於(10)日上午舉辦114年首場聯合海葬,共有9位先行者在親屬陪伴與祝福中,骨灰隨花瓣飄入大海,象徵生命融入自然、重歸永恆循環。活動由市府提供全程免費服務,持續落實「自然、環保、尊嚴」的現代殯葬理念。

本次儀式於上午8時在高雄市立第一殯儀館景行廳舉行,舉辦溫馨的追思音樂會,並由殯葬管理處處長黃中中代表市府致詞,向逝者與其家屬表達深切追思與慰問。會後,家屬搭乘專車前往高雄港,隨後登船出海,完成骨灰拋灑儀式。現場氛圍莊嚴寧靜,骨灰安置於可自然分解的安息袋中,隨鮮花一同撒入海洋,展現生命與大自然間柔和的連結。

高雄市自113年起推行聯合海葬,並於114年持續擴大辦理。海葬服務包括火化、骨灰細化、暫厝、接駁及船舶出海等,全程免費,有效減輕家屬經濟負擔。截至目前為止,已有76位市民完成聯合海葬,成為全台自然葬法實施最完整且民眾參與度日益提升的城市之一。

高雄市民政局長閻青智表示,市府正積極推動海葬、樹葬與植存等自然葬法,期盼藉由每一場聯合海葬的舉辦,深化社會對環保葬法的理解與接受度,讓生命的最後旅程不再受限於墓塔空間,而是選擇更為自然、尊嚴的方式完成告別。

他強調,「無碑、無塔、無墳」的節地葬精神不僅能舒緩都市空間壓力,更能促進殯葬文化的永續發展,未來也將持續透過公私協力與宣導,引導民眾將傳統觀念轉化為環保意識的一部分。

市府也呼籲,市民如有意願參與聯合海葬,可透過高雄市殯葬管理處網站或各區公所辦理登記諮詢,讓這份「最後的溫柔」能成為為逝者與親人之間,最深的情感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