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警政署
地方中心
為強化消費者防詐意識,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今(22)日公布114年第二季高風險業者前五名,依序為:「WeChat」、「營養師輕食」、「愛的蔓延情趣用品」、「伊甸基金會」及「Merry Meet」。本次分析顯示,「解除分期付款設定」仍為詐騙集團慣用手法,並逐漸延伸至社群平台如Threads上出現的「假賣家騙買家」新型態詐騙模式。
刑事警察局指出,詐團常以駭入業者資料庫、竊取姓名、電話與消費明細後,假冒客服致電民眾,謊稱「操作錯誤設定為分期付款」、「成為團購會員」、「登記為批發商」、「設定成微信支付結匯」等藉口,進而詢問銀行資訊,再由假冒銀行人員誘導受害人操作ATM、網銀轉帳,甚至購買虛擬貨幣或遊戲點數以達詐騙目的。
為有效防範詐騙,刑事警察局表示,已定期發函通知每週被害件數超過5件之高風險業者,並提供「電子商務業者防制詐欺自評表」及反詐簡訊範例。刑事局建議業者於官方網站首頁明顯位置標註防詐警語、清楚客服專線與服務時間,並延長服務時間至晚間10時,提高消費者查證便利性。
刑事警察局並強調,近期詐騙手法有明顯轉變,從過往「假買家騙賣家」轉型為「假賣家騙買家」。詐團透過Threads社群平台張貼演唱會門票等熱門商品販售訊息,引誘買家主動聯繫,並偽造7-ELEVEN賣貨便網站要求匯款訂金或填寫個資,隨後聲稱交易失敗、需「實名認證」,再導向假客服或假銀行引導受害者操作匯款,造成財物損失。
刑事警察局提醒,若通話或對話中出現「解除分期付款」、「金流驗證」、「誠信簽署」、「重複扣款」、「升級VIP」等關鍵字,極可能為詐騙開場,民眾應立即掛斷電話並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求證,或查詢「打詐儀錶板」平台(https://165dashboard.tw)掌握最新詐騙手法與案例。
刑事警察局也呼籲電商與平台業者應更加重視資訊安全與個資保護,落實資安防護與用戶教育,加強反詐宣導責任,共同守護民眾財產安全。未來將持續彙整受理案件情資,由專責單位循線追查可疑犯嫌,強化全民打詐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