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性兩岸和平協議對台灣經貿的影響

中華海峽兩岸和平發展促進會 蔣權瀚理事長

2019年115

目錄

1、前言—四十年台海穩定是台灣經貿成長的基礎

2、2012美國重返亞太的對台政策—中國睡獅醒了

3、日本對台戰略的轉變與發展—捏的緊、綁的更緊

4、中國大陸的對台策略—軟更軟、硬更硬

5、中美貿易紛爭下的台灣定位—

6、台灣在中美日間玲瓏棋局的重要佈局—階段性兩岸和平協議30年不變

7、結論--台灣的兩岸政策需要共識

  (1)、台日間的公平貿易

  (2)、美國台灣關系法的穩定發展

  (3)、兩岸間的和平深化交流、簽訂階段性兩岸和平協議

  (4)、我的不是我的、你的就是我的—『自由貿易區』經貿政策





一、前言—四十年台海穩定是海峽兩岸經貿成長的基礎


   自1979年中國大陸改革開發並發表對台灣同胞書40年以來,台海之間維持了40年的和平環境,這期間不僅中國大陸的GDP成長數十倍,2018年人均 GDP達到9,600元美金/年,台灣也達到25,300元美元/年。中國大陸更讓近10億人口脫貧,預計在2022年完全達到小康社會的目標,這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長沒有戰爭的時期,也造就了世界經濟史的奇蹟。

    這段經濟快速起飛的時期植基於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外,也因為

1、    海峽兩岸領導人基於一個中國的原則,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情懷停止戰爭狀態。

2、    美、日對中國大陸市場的期待,以及美國聯共抗俄的需要。

3、    中國大陸急需台灣及香港等華人地區的人才與資金。

4、    中國大陸為發展國家經濟在社會主義路線上的修正。等等

由於海峽兩岸長期處於戰爭狀態,不僅不利於台灣的經濟發展,更有害於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的效益,所以穩定的兩岸和平發展關係,是有助於海峽兩岸經貿發展與人民安居樂業。

時至今日,兩岸的貿易總額已達2300億美金/年,佔台灣的進出口貿易總額的33%,兩岸的緊密經貿關係不可言喻,這需要雙方領導人繼續用智慧來維繫兩岸人民的幸福。

二、2012美國啟動重返亞太政策—中國睡獅醒了

2010年中國大陸的總體GDP超越日本以後,再加以中國大陸提出一帶一路的中國版馬歇爾計畫,美國政府意識到中國大陸已經在世界崛起,正對美國世界霸權開始造成威脅,因此提出重返亞太政策及印太戰略,不僅在全球軍事部屬上將太平洋地區的航母艦隊增加為二艘,更開始加強與中國大陸周邊地區國家的外交關係,包括支持日本的和平憲法變更及釣魚台列島的國土化、與越南外交關係正常化,增加對緬甸的經貿與外交關係,支持菲律賓在南海黃岩島的領土爭議上與中國大陸進行國際仲裁,甚至對於北韓的經濟制裁等,這都是美國在中國大陸周邊國家所實行的區域安全防堵措施與計畫,可見中國大陸這頭睡獅已經敲敲的醒了,對於全球唯一霸權的美國來說已經感受到中國大陸對它的威脅。


中國大陸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上任以來,對中美兩國之間的關係,除了每年兩國間超過6,000億美元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外,更提出了太平洋足夠中美兩國共同生存的看法,這不諦對美國而言,是要與美國平分天下的意思,相信美國的菁英份子是無法接受這樣的做法,當然也不願看到中國大陸崛起後造成美國對世界的影響力降低,而損及美國的利益。


2016年712日,中國大陸與菲律賓在南海黃岩島領土的國際仲裁案判決菲律賓勝訴,但新任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確一反姿態,與中國大陸友好協商,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這不僅是中國大陸抵制菲律賓農產品出口中國,以及減少中國大陸遊客前往菲律賓旅遊的結果,更因為中國大陸三大艦隊集結南海進行實彈演練為期10天,對於保障南海領土完整的軍事決心,讓美國原計畫兩支航母艦隊進入南海自由航行的計畫終止於菲律賓海。這才是中國大陸對美國重返亞太政策的一大重要勝利。從此,南海行為準則在中國大陸的推動下,與周邊國家的區域安全及外交關係逐漸成熟與穩定,中國大陸這頭睡獅醒了!


三、日本對台戰略的轉變與發展—捏的緊、綁的更緊

    日本對台灣的戰略模式一直是以經貿為主軸,以區域戰略為輔助,主要依托的是二次世界大戰前,統治台灣50年所經營的基礎,將日本文化及企業經營的經驗,透過1970年代的亞洲經貿雁型理論,日本產業國際化的結構,將台灣產業發展的角色至於日本全球化經貿戰略的一環,牢牢的將台灣的經濟命脈掌握在日本的財閥手上,特別是基礎產業的原物料及科技產業的技術控制在手上,使得台灣的經濟發展脫離不了日本的經濟戰略版圖。區域安全戰略就隨著美日安保條約的庇蔭,讓台灣附屬在他的區域安全條件下,配合日本的安全政策。

  由於中國大陸的市場開放,促使日本在1980年後擴大對中國大陸的投資,進一步的創造出90年代日本第一的稱號,但隨著美日廣場協議的簽訂,加上中國大陸的崛起,日本陷入消失的20年經貿停滯期,但與台灣同樣的缺乏資源的海島型國家,特別是能源與原物料等物資的運輸線受到台灣周邊海域的影響與控制,日本在美日安保條約的保護下,更需要與台灣建立區域安全的夥伴關係,否則面對中國大陸軍事力量的不斷擴張,日本對於台灣周邊還與運輸線的安全維護,更是需要與台灣保持一致的防衛體系,否則在不久的將來如果海峽兩岸進入到統一(或武統)的狀況時,日本的經濟發展將受制於中國大陸,甚至導致日本經濟發展的危機。

    馬英九總統時代,台日漁業協定的重新簽訂,保障我釣魚台水域的漁權,到蔡英文時代,沖之鳥礁的漁權卻無法獲的公平對待,這就反映海峽兩岸的關係與台日的關係,在不同執政時期的現象,日本在台日的關係上一直掌握主導性地位,但因中國大陸的實力漸長,原本尚能聯美抗中的狀況,在馬英九時期有了些微的變化,不得不與馬政府妥協,但當蔡英文上任後,向美國傾斜的亞太戰略,使得日本對台灣的立場有了變化,反而要求台灣需配合其農漁產品的貿易政策(福島核食等),更別說漁權的公平對待!

    不過自從美國川普上任以來,其貿易保護主義的實施,對日本鋼鐵、汽車及電子產業產生極大的威脅,使得日本安倍首相不得不重啟與中國大陸的友好交往,特別是2017年的APEC領袖會議上,與習近平達成雙方應該在經貿、區域安全聯繫上達成合作與共識,對與日本的經濟才有正面的幫助,否則受美國貿易保護政策的影響,日本經濟會有下行的風險。但台灣卻因市場小,產品品質條件無法進入日本市場,以及長期在製造業產業結構尚無法擺脫日本關鍵技術的控制,台灣當然就受制於日本,因此,台灣長期在對日貿易一直處於入超的情形,要如何改善台日間的貿易不平衡現象,當是台灣當局必須思考的課題,台日關係不是區域安全戰略問題,而是貿易公平問題,否則綁得緊的只是做人長工的角色,卻又得不到尊重!不妨再回到馬政府時代的平衡政策,或許台日間的貿易會有所調整也不一定!


四、中國大陸的對台策略—軟更軟、硬更硬


  自從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任以來,兩岸關係從冷和平下降至冷對抗,一方面是蔡英文的亞太戰略向美國傾斜,一方面是中國大陸認為蔡英文有隱性台獨的情形,不接受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因此在農產品採購、觀光客入台旅遊等方面減緩,更在外交方面掀起邦交國斷交之戰,使得蔡英文政府的兩岸關係陷入泥沼。其次,則是中國大陸在2017年初對台灣推出31項優惠措施,加強對台灣民間的影響力,以擴大基層民眾對中國大陸的認識與合作,成為其對台統戰的目標,達到其和平統一的目的。

    經過20181124日台灣地方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執政的中南部地區大敗後,習近平於201912日提出習五點的告台灣同胞書,正式將一國兩制重新搬上檯面,做為的兩岸關係發展的終極目標後,將對台灣的兩岸關係發展路徑明確標示出中國大陸的施政方向,當然這在鄧小平時代已經擘劃的目標,事實上短期內是無法以和平方式達成。但是,至少對其他亞太區域內的國家有著宣示的效果,避免外國勢力的過度介入,導致中國大陸在亞太區域安全戰略上遭到不可控制的影響,這也就是為何不放棄以武力維護其所謂一個中國原則的原因。當然,2020年台灣要進入中央選舉的時期,也是向各個黨派的總統參選人傳達中國大陸的兩岸關係所設定的原則與底線,這也是讓台灣基層百姓了解中國大陸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決心。所以,中國大陸對台的統戰政策是軟的越軟、硬的越硬!

    由上面中國大陸在兩岸政策方面的路徑看來,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如果不在作出調整,將會導致2019年期間,中國大陸的對台政策,會在經濟民生議題上繼續緊縮,特別是民進黨執政的縣市,逼迫民進黨中央政府正視兩岸關係是必須走上政治談判的這一條路徑。而對國民黨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也必須強化反台獨的論述,不再以模糊的口頭表述,造成民眾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認知偏差,國民黨地方政府主政的縣市首長將會有所壓力,否則大陸市場紅利將不會輕易的支持藍營縣市政府的施政工作!所謂政治0分,經濟100分事實上是政治上的口水而已。

    蔡英文總統在習近平主席發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的習五點後,以拒絕接受九二共識,甚至一國兩制的兩岸發展願景時,受到台灣相當多數的民眾支持,其所反映的現象不在於對兩岸關係發展的不認同,而是在意兩岸關係的發展要在自由意識下的和平發展為準繩,如果是受到脅迫式的發展,對台灣民主自由的政治體制是一種挑戰,這將會造成基層民眾的反感,這也給予了蔡英文政府再次操作民粹、挑起統獨的意識,獲取其民進黨政治利益的機會!

五、中美戰略紛爭下的台灣定位—


    2016年11月美國川普總統就任以來,中美關係陷入更加嚴重的緊張關係,川普不僅增強對朝鮮的經濟制裁,更在2018年提出對中國大陸進口美國商品關稅的貿易戰,另外在區域安全的政策上提出了印太戰略,結合日本、澳洲及印度強化太平洋第二島鏈的戰略合作關係。此外,對於伊朗的經濟制裁,一方面抑制伊朗在中東方面對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壓力,一方面也是要抑制中國大陸在能源取得方面的管道,讓美國在中美貿易戰的過程中取得有利的條件。

    台灣,這個與中國大陸同屬中華民族的自由民主地區,由於長期以來在經貿與軍事安全上,與美國及日本有著緊密的關係,因此在中美兩強的貿易戰,甚至亞太區域安全的角力戰之間,有著極為微妙的角色與條件,到底是中國大陸的睪丸?還是亞太地區民主陣營不沉的航空母艦?或甚至是三民主義復興中華的基地?

     自1980年代後期台灣解嚴,開始民主化運動30年來,歷經三次政黨輪替,台灣的民主化運動基本上已經達到相當成熟的階段,一方面是人口少且教育普及的因素,民智大開導致大部分的人民對自由民主法治已經能夠遵循一定的政治遊戲規則,加以在國際經貿活動上有效及適當的扮演國際經貿活動結構上的角色,所以使得台灣的經濟發展能夠達到接近已開發國家的水平,同時也有足夠的軍事力量維護國家領土的安全,這也都是在自1949年實際控制台灣以來,政府菁英份子勵精圖治下的成果,特別是1970年代以前,海峽兩岸還屬武力對抗期間實屬不易。

    但時至21世紀的今日,中國大陸的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強國,GDP是台灣的22倍,總體軍事力量是台灣的十倍,台灣僅能以被動防禦的安全戰略模式來因應潛在的軍事威脅,更遑論對金馬地區的軍事保護甚至南海太平島主權的有效防禦。但在經貿的關係上台灣對中國大陸有著每年將近1,000億美元的貿易出超,同時在觀光客與農產品上更是有著很大的依賴度,這都影響著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穩定度,而美國與台灣間的貿易總額雖然也有12%的佔比,但出超經額已經下降至120億左右,這也顯示台灣在對美國的經貿影響力已經不及中國大陸對美國的影響力。

    美國在2018年對台提出了國防財政授權法,邀請台灣軍事高層參與美國太平洋演習,此外也通過台灣旅行法,鼓勵美國高層政府官員對台進行訪問,這都是加強對台的實質關係,雖然美國對中國大陸仍然聲稱一中原則,但是在軍售上,依然保持對台每年15億美元以上的軍售,特別是蔡英文上任後,更要求每年要依台灣GDP3%的金額做為對美軍購的預算,這無非增加海峽兩岸間的軍事風險,也暗中促使台獨勢力有恃無恐!而美國是否真的要維持一中原則抑制台獨勢力,中國大陸似乎認為無法與美國在戰略紛爭中獲得美中對台灣的共識。   

    1992年以來海峽兩岸的九二共識,台灣在中美兩強的戰略紛爭下,是否依然是中國大陸所接受的兩岸關係,還是馬習會所提到的兩岸一家親才是真正的通關密語,台灣的未來到底何去何從?,在2020年台灣的中央大選,將會是台灣人民需要作出重大決定的時候!


六、台灣在中美日間玲瓏棋局的重要佈局—階段性兩岸和平協議30年不變


    2018年1124日台灣地方九合一大選後,台灣政壇很忙

1、 王金平前立法院院長積極的表達參選總統的意願。特別是他1027日於立法院提出了兩岸和平協議的論述。

2、 國會政黨聯盟(妙天禪師主席)與民國黨(原黨主席徐欣瑩)合併,成為台灣

第三大黨,妙天禪師也在1018日提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政見。

3、 最近國民黨內的羅智強、張亞中都提到參選總統,要簽訂兩岸和平協議。

4、 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的臉書,也再次反駁蔡英文的台獨傾向,同時提出了

四年前,兩岸和平協議的構想。

5、呂秀蓮前副總統於201611月也曾提出兩岸和平協議的主張。

相信推動兩岸簽訂和平協議議題,這會是2020年台灣中央選舉最具意義的一件事。在新的一年裡,兩岸和平協議的議題將挑戰國民黨的九二共識、民進黨的維持現狀台獨黨綱、以及整合更多的小黨,同時有在向習大大喊話的意味喔!


筆者為中華海峽兩岸和平發展促進會的理事長,對於兩岸和平協議有以下的論述

以『九二共識、兩岸一家親、維持現狀』為前提,

以『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反分裂法』為基礎,

共同維繫『不急統、反台獨、不挑釁、深化交流、和平發展』三十年不變的兩岸關係。

簽訂上述框架內容的兩岸和平協議。落實海基與海協會互設經貿文化辦事處,以保障雙邊經貿投資、文化旅遊等事項,同時繼續協商ECFA等經貿及文化合作事務,為兩岸人民造福利。三十年後兩岸以三民主義共同開創新中國。

維持台灣海峽兩岸的30年和平深化交流與發展,自然對於觀光客的成長會起到穩定的效益。對於農產品的投資也起到合理長期獲益的基礎。對於兩岸交通建設也起到穩定的可預見的投資機會。對於台灣的自由貿易區也起到了保障的機會。

以上的階段性兩岸和平協議內容,一方面給予兩岸人民更多的機會與空間,深入彼此了解雙方未來共同發展的可能模式,也增加雙方需要修正的兩岸政治主張方向,更重要的是下一代中華民族需要的是發展出共同的思想信仰,而非在政治體制上的差異尊重,畢竟從過去兩岸政治型態的差異,很難在短時間內進行所謂的體制性統一,除非以武力方式達成,如果以和平的方式進行協商,當然是以『共享政治』的模式進行調整,這才符合中國傳統政治的智慧,『以德平天下,以道治國家』的政治風範。

如果階段性兩岸和平協議可以達成共識,對於美日的合作,台灣可以獲取到主動地位,對於加入CPTPP、台日FTA、台美TIFA等就能進行有利的談判空間,當然與美日的經貿及區域安全戰略合作,台灣將會是另一種參與模式。或許成為真正的自由貿易島,甚或是非軍事區域,受到美、中、日三大區域強國所想要掌握的重要資產,也說不定!


七、結論--台灣的兩岸政策需要共識


(一)、台日間的公平貿易

    台灣與日本之間的經貿發展一直是處於台灣入超的狀態,由於台灣在電子、車輛及機械等零主件的供應鏈主要是以日本體系為主,加工後的產品出口大宗還是電子、機械等產品,因此長期以來對日本處於貿易入超,出口到日本的產品相對以農漁產品及原料為主,畢竟日本在中國大陸的投資也相對較大,對於進口生活必需品方面,在價格及成本因素考量,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地區的生活必須品進口上佔有相對的優勢,台灣生產的產品除非在品質上或是技術上游絕對的優勢,否則很難在相對貿易上獲得貿易金額上的平衡,除非是在投資上,日本廠商對台增加投資,以擴大金融資本的相對投注,否則台日貿易的平衡發展將楚瑜繼續失衡的狀態。

    其次是台灣加入CPTPP的經貿組職,以獲得在關稅及相關自由貿易規範下的優惠,但台日間目前的農漁產品貿易,一直未能取得共識,導致雙方未能就FTA達成協議,更遑論加入CPTPP的組織,對台灣而言,在經貿發展的優勢相對愈加不利。

日本是一個非常精算的民族,受到西方思想洗禮久遠的國家,但也受到中國文化長期浸瀅的影響,所以需要在手段上採取較厲害的方式,但在目的上卻需要以共同合作發展的模式來進行協調,以台灣的各項客觀條件,基本上都不足以達到上述的目的,所以要與日本達到共利共存的平等模式,唯有以台灣的戰略地位為手段,以兩岸和平協議為方法,讓日本對台的外交與經貿策略有所轉變。進而相互在經貿上合作,共同進入大陸市場,平等的合理獲利。使得台灣成為日本商品進入中國大陸的重要橋梁。


 (二)、美國台灣關係法的穩定發展

  美國仍然是目前全球獨一無二的強國,在全球戰略武力及國際金融的全面優勢下,對全球貿易的遊戲規則充分掌握,也同時控制著全球基本原料的產銷運輸規則,所以台灣雖然地處亞太的重要戰略位置,但1979年美國為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門票,即便放棄在台駐軍的戰略利益,仍然是將台灣棄於台平洋的另一端,畢竟美國的絕對武力與金融優勢,依然是中國大陸所無法置啄的。所以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雖然只是美國的國內法,但卻對台灣的戰略及經貿環境提供了美國所能夠掌握的基礎。也讓台灣得以穩定發展40年之久。

2000年以後至2010年是中國大陸大爆發的黃金10年,已經發展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總體GDP2017年達到約12萬億美金。兩岸之間的 進出口貿易總額也達到2200億美金,約佔台灣進出口貿易總額的30%,這不得不造成台灣在經貿關係上對中國大陸的高度依賴,因此美國在2012年啟動重返亞太政策,希望台灣與美國的關係能夠更為緊密,避免美國的亞太區域安全戰略產生漏洞,影響美國的全球戰略佈局。2016年美國川普總統上任以來,更將中國大陸設定為美國首要的競爭對手,在2018年提出的美國全球安全戰略白皮書,更加強其西太平洋的安全防務,提出印太戰略,結合日本、澳洲、印度等四國,增加對中國大陸的防衛體系。

    以台灣立場而言,雖然美國川普政府通過國防財政授權法及台灣旅遊法,加強對台官員訪問層級,以及邀請台灣國防部門參與美國太平洋軍演項目,但是這會增兩岸軍事風險的措施,對台灣而言不見的有利,應該保持以原有的台灣關係法為原則,以經貿方式為交流基礎,增加台灣的科技經貿角色,作為美台與中國大陸間的重要橋梁,台灣的生存發展才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兩岸間的和平深化交流、簽訂階段性兩岸和平協議

台灣與中國大陸在語言、文化、宗教信仰同屬一個民族脈絡,對於統一的思維上,卻因為兩岸政治體制上的差異,短時間內要進行所謂的一國兩制的統一方案,實較難為台灣大部份人民所接受,所以,深化交流與和平發展是兩岸人民最為能夠接受的方式,但中國大陸基於戰略的佈局以及民族大業的目標,很難接受無限期的雙軌式和平發展模式,加以台獨勢力的不斷擴張,造成對台政策不得不考慮武力統一的手段,因此,台灣人民需要與中國大陸之間建立一個中程的和平發展架構,一方面深化交流,一方面協商異中求同的統一模式,讓台灣保有現狀體制以外,還能夠長久發展,這一個中程和平發展的架構期限,以30~50年為階段,讓雙方彼此的各種經貿、文化、科技及制度能取得法理上的共識協議,如此,也能奠下未來和平統一的協商模式。

    誠如先前所建議的兩岸和平協議,在九二共識、兩岸一家親、維持現狀的前提下,尊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反國土分裂法,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兩岸不急統、反台獨、不挑臖、深化交流、和平發展,維持30年和平不變的架構原則,簽定兩岸和平協議,落實23項兩岸協議,繼續完成ECFA,互設經貿文化辦事處,再共同探討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模式,以嘉惠兩岸人民。

    兩岸階段性和平協議的完成,有利於亞太地區的穩定,增進亞太地區經貿發展,特別是台灣、日本、中國大陸以及南海地區的經貿發展,台灣更能夠發揮區域經貿地理戰略的優勢,成為亞太地區的營運中心。


(四)、我的不是我的、你的就是我的—『自由貿易區』經貿政策


由於台灣所在亞太地區的地理戰略位置優勢,以及台灣的科技實力與優秀人才,加上對於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具有文化語言的優勢,並具備與西方經貿金融法律的體系合作參與,台灣成為亞太地區國際營運中心的條件最為具備,只是自由開放的程度不夠,當階段性兩岸和平協議達成,台灣建立自由經貿的環境與條件,廣納亞太地區的人才、資金、技術與貨物,使的台灣經濟發展獲得亞太各國與地區的支持,當然對台灣的社會有長遠的助益。

    自由貿易區,是台灣目前最佳的發展方案,特別是在RCEPCPTPP無法參與的狀況下,政府應該能夠建立自由貿易的條件與環境,盡速立法與修法,將台灣與國際接軌,增強台灣自由貿易基礎設施的質與量,相信未來台灣的民生發展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