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查扣證物(圖/刑事局)
社會中心
刑事警察局偵查第九大隊第二隊會同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一分局、松山分局,破獲全國首宗假平板電腦詐欺案,於7月1日在桃園市查獲主嫌陳○○與共犯李○○,當場起獲518臺假平板電腦及多項贓證物。警方指出,這些偽裝成高規格產品的平板,其實是經過刷機灌水、使用低規硬體拼裝而成,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
警方指出,隨著線上學習、遠距會議與親情聯繫需求日增,平板電腦成為生活必需品。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DC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報告,全球單季銷售量高達3,960萬臺。近期,網路購物平台出現多款標榜高規格但價格極低的「白牌平板電腦」,吸引不少消費者下單。然而使用後卻頻頻故障,引起民眾懷疑受騙,進而向刑事局報案。
偵九大隊深入調查發現,嫌犯製作外型類似蘋果iPad的平板外殼,內部卻採用低階晶片、記憶體與內存模組,並安裝舊版安卓系統。透過刷機軟體竄改系統顯示規格,營造高效能假象,再以廣告文宣大肆宣傳,吸引消費者購買。
專案小組蒐證後,於6月25日持搜索票前往臺中,查緝賣家李姓犯嫌,發現其僅為人頭帳號。警方追查上游,於7月1日直搗桃園市倉庫,逮捕幕後主嫌陳姓男子,現場查扣5款假平板電腦共計518臺、平板空盒39盒、手機3支、標籤機1臺、筆電1臺、電腦主機1組等證物,依加重詐欺與偽造文書罪嫌移送桃園地檢署偵辦。
警方調查,陳嫌自中國大陸進口假平板,再在國內進行分裝物流,組裝手法形同「竹篙鬥菜刀」式的拼裝車詐術。此次刑事局透過數位鑑識,成功破解詐騙集團操作手法,揭露其詐術全貌。
刑事局提醒,網購平板電腦務必選擇信譽良好的賣場,若發現商品標榜「低價高規格」,且評價呈現5星與1星極端分布,1星評論多為「系統跑不動」、「溫度過高」、「畫質差」、「很快故障」等,即可能是詐騙警訊。民眾可檢附相關證據向派出所報案,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諮詢。
警方也呼籲,切勿將購物平台帳號出租他人販售商品,若被利用為販售假貨的人頭帳號,恐涉成詐欺幫助犯,勿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