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典範.再現風華》- 日本跨海祝福 高雄驛第二次縴返之旅啟動/中華新聞報

【記者黃琪容/高雄報導】歷經19年的等待,高雄驛(舊高雄火車站)今天終於在工作團隊的努力下,正式進入「啟動」、「挪移」及「定位」三階段的縴返之旅。

高雄市工務局指出,2002年8月16日高雄驛第一次挪移工程,創下全臺最大文物搬遷紀錄,今年啟動的第二次挪移之旅高雄市政府以回娘家、辦喜事的心情規劃一系列慶祝活動。

今(22)日《19典範 再現風華》啟動儀式現場,除了高雄市大家長陳其邁外,還特別邀請行政院長蘇貞昌、交通部長王國材、美國在臺協會高雄分處處長禹道瑞、日本臺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所長加藤英次、鐵道局局長伍勝園以及諸多民意代等20幾位來賓一起拉動象徵「啟動新未來,高雄驛起飛」的彩色布幔。
在《19典範.再現風華》啟動儀式上,特別邀請19年前曾參與高雄驛站體拉縴舞蹈演出的左營高中舞蹈班接續記憶,再次演出。活動中除了跨海邀請80年前興建高雄驛的日本清水建設社長井上和幸捎來祝賀影片之外,林欽榮副市長更以「高雄驛復歸-城市願景一起飛」為題作簡報分享,一同慶賀高雄驛重返城市中軸線的光榮時刻。
高雄驛對高雄人來說深具歷史和情感意義,為傳遞情感延續和文化傳承,今天的啟動儀式也邀請曾演出「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開幕週的『新古典室內樂團』,以及『南島舞集』等在地優秀團體參與表演。另外為向所有付出辛勞的工程人員致意,主辦單位費盡苦心集結高雄高工、高雄中學、鳳山高中等高雄優秀學子也一同舞出《活力工程舞》。
高雄驛是高雄城市發展史上重要的地標,1941年6月22日完工啟用,內部採西式格局挑高設計,外觀屋頂形式則為日本寺廟或貴族所專用,因為造型類似「高」字又似帝王帽,故又被稱為帝冠式建築。2002年因鐵路地下化計畫高雄驛被迫遷移並修建成「高雄願景館」,之後2011年關閉閒置到2013年再修建為「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直到2020年9月1日才順應鐵路地下化決定閉館,預備重回中山路蛻變成新火車站的永久出入口。
高雄新火車站工程分兩階段,第一階段包含旅客營運大廳及月台、隧道,已於2018年通車營運,今年也完成中博高架橋拆除及站西道路通車;後續第二階段車站天棚、商業大樓、旅館大樓、高雄驛移回及景觀道路工程正陸續接棒,預計2025年將可全部完工。
未來新高雄車站配合高雄表參道計畫、長達15公里的鐵路地下化綠園道,以及捷運紅橘黃三線、環狀輕軌,將形成轉乘機能完整的交通中心,再搭配周邊商圈、左營連接鳳山的自行車道等還能成為高雄綠屋頂、經濟之心。這些工程逐漸到位,城市體驗和感受也將進化清晰,今日重生的高雄驛未來將帶著往日榮耀,一起飛向風華再現的新時代。
更多詳情歡迎大家連結到 #「高雄驛起飛,高雄一起飛」臉書粉絲專頁 https://m.facebook.com/kh.express2021/?__tn__=C
IG專頁連結:https://www.instagram.com/kh.express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