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博士專欄 : 御用學者價碼多少?


文/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張競

張競博士專欄 : 御用學者價碼多少?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御用學者】其實是源自日語《御用学者 (御用学者)ごようがくしゃ》,有個電影臺辭曾說過:「每個人都有個價碼,當對方不為所動時,只是因為您出的價碼不夠高。」我每次看到有些老朋友或是學生輩為五斗米折腰時,我絕對不會說出負面譏評。站在黃鶴樓看看過江客,一半為名、一半為利,但說話者本身又豈能清高脫俗?

漢光演習期間,曾有對岸黨政媒體來訪,並且希望安排訪談節目,當時我開玩笑地提醒那位記者,我在對岸軍迷圈內確實是惡名昭彰,而且我也不想被貼上御用學者標籤。

沒想到對方意志強硬相當堅持,還是糾纏不休;我只有再提醒對方,在臺灣這邊會點名批評解放軍出身透過媒體放話人士,其實只有我一個,其他軍事評論者,不論立場藍綠或是統獨,基本上都會迴避這些具有解放軍背景,公開出面評論臺海軍事情勢學者、退役將領或是政論人士。

結果這位記者還是不死心,就請我舉幾個例子;我細數其中光是解放軍將領就包括王洪光、羅援、王衛星、何雷、朱成虎以及孟祥青,同時還要加上對岸國防大學學者或教授李大光與張弛兩位。只要拿我姓名與對方姓名一起當關鍵字搜尋,在網際空間就可以找到多篇報導。

大家不要看臺灣許多政論名嘴,在節目上能夠惡狠狠地放話,但若是讓其反駁具備解放軍背景現役與退役人士所發言論,直接依據發言內容點名叫陣,信不信由您,全臺灣好像還找不到其他人。那位記者當然不信,當時只好將話題打住,沒有續談下去。

沒想到幾個小時之後,對岸這位記者居然再度來電,聲稱經過網路搜尋,證實我所言不虛。但隨後就問到,既然我態度如此強硬,為何沒有臺灣這邊官方媒體採訪我,將我當成御用學者與放話管道呢?

我當時爆笑出來,要當御用學者必須「只講立場、不依是非」才能夠滿足政治正確標準。而我只論是非對錯,從不屈從他人立場,當權者對我這種不識相二百五,絕對沒有興趣加以收編納為黨政喉舌。對方又問,我如此高調反駁對方觀點,難道不擔心到中國大陸時,遭致對方報復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我必須說,被我點名叫陣批評反駁者,其實都是人在江湖或受人之託,否則很多觀點其實都可以被定位成「妄議中央」或是「不符合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因此雖然是觀點被我駁斥,我並不認為北京會因此惱羞成怒對我不利。其實我也確實在批評過對方後,日後在中國大陸參加某些學術論壇時,見到過當事者本人,從來就是以禮相待未傷和氣。

說實在話,保持政治正確當御用學者,就必須多寫抒情文並注重修辭學,但若要保持獨立思考能力,就必須多寫論說文,對各項戰略現象、敘事與論述內容,堅持以訓詁學精神進行查證窮知致理。但在臺灣當權者口口聲聲將自由民主掛在嘴邊,是否還替不願被收編成為御用學者留下生存空間與發聲機會,確實值得懷疑,更是令人憂心。

沒想到這位記者突然提到能否引述我臉書貼文內容,並且開玩笑地說張老師真是天生反動派,光看臉書貼文就夠寫稿運用,實在不需要專門訪問或是連線。我聽到只能說是國際關係中可遇不可求之alignment,最後雙方大笑結束對話,而張老師與吃香喝辣御用學者緣份就更加遙遠囉⋯⋯

 

「以上言論不代表中華新聞報立場」

張競博士簡介:

資深戰略專家與政軍評論家

張競博士,現任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為中華民國榮民,曾於海軍服役,並擔任中權軍艦艦長。學術背景深厚,為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生,並取得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目前於大學教授國際關係等政治學課程,致力於學術研究與教學。

張博士勤於在媒體上針砭時政,探討國際現勢,經常接受媒體專訪並出席政論節目,對政軍議題發表見解。他的著述範圍廣泛,涵蓋戰略、國際政治、軍事議題等多個領域,獲得了大量讀者的關注和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