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博士專欄 : 閱兵熱鬧落幕,理性檢視戰力

文/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張競

張競博士專欄 : 閱兵熱鬧落幕,理性檢視戰力

中國大陸為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所舉辦閱兵活動,確如預期順利落幕,不同編組之空中分列與地面方隊接受檢閱,解放軍確實展現出壯盛軍容,但在此場熱鬧盛會過後,諸多軍事觀察者與政治評論家必然會提出各種不同解讀觀點,並且據以詮釋出五花八門之戰略意涵與政治信號。

不過與其懷抱著剛逛完玩具反斗城或是芭比娃娃屋心情,亂湊熱鬧胡亂猜測,在此要以非常理性態度,持平指出若要據此檢視解放軍實際戰力,就要思考那些涉及解放軍戰力關鍵單元,其實並未透過本次閱兵分列過程對外展示,下面就讓我提醒四項可能有點讓人覺得不中聽的老實話。

首先必須指出就解放軍四大軍種與四個獨立兵種來說,並不必然能夠獲得透過閱兵分列展示軍容或戰力的機會;基本上陸海空軍加上火箭軍都有機會露臉,但是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以及聯勤保障部隊等四個獨立兵種,就未見得能夠獲得展示軍容或戰力空間。

吾人必須理解,不能在閱兵場擺出來或是能夠分列通過閱兵臺接受校閱之特定兵種或是軍種部隊,並不表示其份量不夠或是不值得展示,只有閱兵場不是其所能揮灑表現之舞臺。所以若要是認為觀賞此次閱兵,就能理解掌握解放軍戰力全貌,這絕對是膚淺粗率武斷魯莽結論。

其次就要提醒閱兵分列畢竟不是實彈射擊或是戰術操演,同樣亦不是在最能夠發揮火力與運用戰力之作戰空間,展示出特定部隊兵力所具備作戰實力與真正能耐;因此到底能夠從閱兵場上所展現壯盛軍容,推估出怎樣之作戰能量,確實必須審慎思考,千萬不要遽下斷語。

此外還是要強調,透過閱兵分列係單方面展示軍容與戰力,但是武裝部隊有時就跟香水具備同樣特性,用在不同對象身上,就會產生不同效果。有些戰場常勝軍,面對特定敵手就是會吃癟;有些國家軍隊看起來不怎麼樣,但就是有本事擊敗許多帝國大軍,讓其成為帝國墳場。所以確實也不要因為本日解放軍展現出壯盛軍容,就認定將來就能縱橫臺海所向無敵。

最後更要感嘆,當前兩岸確實存在政治矛盾,但是北京在多次重申追求和平統一時,亦絕對不會承諾放棄使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其實兩岸都知道,只要衝突爆發,不論結果如何,兩岸中國人都是輸家,不願當中國人或是精神出軌與內心背叛者,自然會與國際社會導引兩岸兵戎相見骨肉相殘之陰謀家,共同額手稱慶。

軍事戰爭具有其理則辯證矛盾性,目的是行仁、手段是暴力;展示戰力是不希望使用戰力,但若要不戰而屈人之兵,更要認真重視大以仁事小,特別是當小不知以智事大,存心要將兩岸帶往戰爭衝突時,更要理解「武乃止戈」之真諦;如此方能民族幸甚、生民幸甚!

「以上言論不代表港灣新聞網立場」

張競博士簡介:

資深戰略專家與政軍評論家

張競博士,現任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為中華民國榮民,曾於海軍服役,並擔任中權軍艦艦長。學術背景深厚,為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生,並取得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目前於大學教授國際關係等政治學課程,致力於學術研究與教學。

張博士勤於在媒體上針砭時政,探討國際現勢,經常接受媒體專訪並出席政論節目,對政軍議題發表見解。他的著述範圍廣泛,涵蓋戰略、國際政治、軍事議題等多個領域,獲得了大量讀者的關注和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