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 / 胡一鳳老師專欄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從上帝視角看地球,為世界和平創造三好價值》

中華新聞報 / 胡一鳳老師專欄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從上帝視角看地球,為世界和平創造三好價值》

一、佛教典籍中有言:「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句話展現了心胸的廣闊與慈悲無量的胸懷;而基督宗教所說的「上帝視角」,則提醒我們從更高的維度,去看待人類社會的複雜與美好。當我們將這兩種視野融合起來,就能超越地理與宗教的藩籬,為這個世界開啟一條和平與理解之路。
近期以來,從花蓮救災的感動、國慶現場的歡欣,到美國友人來台、日本交流,以及先前北京冬奧的國際橋樑……這些不同時間點的因緣,交織成一幅動人的時代畫卷,也呼應了「我們的心與宇宙對齊」的理念:宇宙就是你,你就是宇宙。

二、家國縮影:從家庭融合看兩岸智慧
我出生於一個跨族群融合的家庭。父親是來自安徽的外省人,母親是澎湖人;而我嫁進的是本省家庭,公公接受過日式教育,婆婆則是一位傳統女性。這樣多元的背景,使我從小就生活在不同文化的交會處,也逐漸體悟出一套融合之道。在家庭相處的過程中,我深刻領會了「存異求同 → 化異尊同 → 存異合同」的智慧:

存異求同:先承認彼此的不同,尋找共同的價值與利益,為對話奠定基礎。
化異尊同:進一步尊重差異,將多元差異轉化為互補的力量,彼此成就。
存異合同:最終在保有各自特色的前提下,建立合作與和諧的新格局。

這三個階段,不僅是一套理念,更是我三十多年來的生活實踐。我始終以真誠為本,在不同文化習性之間,努力搭起理解與尊重的橋樑。也因這份長年如一的心意,逐漸獲得公婆的認同與信任,讓彼此的關係不僅融洽,更在差異中找到和諧共處之道。

三、歷史的記憶,和平的期盼
我的父親年輕時歷經戰爭與兩岸分離。直到晚年開放探親,他才得以回到安徽老家,重見父母,但那已是在墳前。父親當場痛哭失聲,懊悔多年未能盡孝。這段歷史的傷痛,我銘記於心,也不希望悲劇重演。這不僅是家庭的記憶,更是兩岸歷史的一面鏡子。

四、國慶與救災中的社會溫度
在國慶之前的 9 月 23 日,颱風「樺加沙」為花蓮地區帶來豪雨,導致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災情。全台各地民眾自動自發投入救援行動,不分黨派與立場,展現出台灣社會最可貴的善良與團結精神。

我的小女兒也在這次行動中挺身而出,成為現場的「鏟子超人」,親自參與救災工作。這股源自人民的行動力,是最真誠的愛國,也是最溫暖的力量。

雙十節上午的國慶典禮上,賴清德總統與立法院長韓國瑜在致詞時,也特別感謝在花蓮災後挺身而出的「鏟子超人」們。我在電視前聽到這段話時,內心湧上一股深深的感動與榮耀──因為,我的小女兒正是其中的一員。
今年的國慶煙火在南投登場,現場熱鬧非凡。縣長許淑華活潑幽默,化身DJ主持活動,成功帶動現場氣氛。當她說「總統,有沒有機會聽到您的聲音呢?」時,這一句話立刻引起全場歡呼,總統賴清德也忍不住 睜大眼睛、開心地狂拍手,露出少見的真摯笑容。這一幕從電視畫面傳出,令人感受到國恩家慶、全民同樂的喜悅,也讓我深切體會:國家,不僅是領導者的努力,更是千千萬萬人民共同的情感連結,格外令人動容。

新聞圖片

圖說 :(左ㄧ)大女兒與美國高中同學(左二)至 「平溪」放天燈 (右一 外子)(右二 大女兒 韓語朋友)/圖/胡一鳳

五、國際友誼 × 文化體驗
9/30 因緣際會,我大女兒的美國高中同學首次踏上亞洲之旅,第一站就是台灣。她們在台北度過幾天充滿文化深度的旅程,走訪了九份山城、二二八紀念公園,以及平溪放天燈等地。九份的懷舊街景、二二八公園的歷史厚度、天燈冉冉升空的天景,處處令她驚喜與感動。

六、宗教文化的交會 × 萬壽園體驗
雙十假期,她們特地南下高雄,我們一同前往佛光山。這位虔誠的美國基督徒朋友走進藏經樓,恭敬地向星雲大師法像合掌禮敬,並親手抽了一張中英文並列的大師法語籤,與大女兒開心分享抽籤內容,也在佛光一滴素食館用餐,覺得素食美味健康。

我自己當天也在藏經樓抽到一張法語籤,上面寫著:「用積極對治被動」。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就像大師透過另一種方式,默默提醒我要勇敢、主動地面對這個世界的挑戰與責任。

我們也帶她前往先祖奉安處祭祀,讓她親身感受到台灣傳統祭祖文化與美國基督教墓園的不同,這段文化與宗教交流的經歷讓她印象深刻。

七、在地文化的感動——左營萬年季
我們也帶她參加高雄左營一年一度的「萬年季」。這是極具在地特色的宗教文化觀光盛事,至今已邁入第 25 個年頭。活動主角「火獅」象徵守護地方、庇佑民眾平安,更承載著左營居民世代的信仰精神。

我們也特地在市集買烤魷魚、燒酒螺、三星蔥餅等台灣風味小吃,讓她品嚐在美較少接觸的飲食,也尊重她的習慣。

現場熱鬧非凡,有傳統遊行、市集攤位與各地特色美食,處處展現台灣文化的多元與活力,也成為國際友人認識台灣的最佳窗口。

八、教育的根 × 三好校園的滋養
我的兩位女兒,都在星雲大師創辦的「三好校園」中成長茁壯。

大女兒回台後就讀嘉義南華大學,並在該校完成研究所學業;
小女兒則從普門中學國、高中一路六年,在「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校園氛圍中,培養出獨立自主、學習行善的品格,之後考取高雄餐旅大學,進一步精進專業,也感謝高雄餐旅大學的悉心培育與教導。

她們一路走來,深受創辦人星雲大師與師長的教導與栽培,在三好精神的滋養下,不僅立己,也學習懂得立人,並學習持續綻放光芒。

九、北京大學 × 冬奧志工 × 閩南語文化推廣
大女兒在研究所期間,曾前往北京大學交換一年。其間,她發心擔任北京冬奧城市志願者,積極將南華大學與三好精神帶到國際盛事中。她不僅協助活動,也主動教外國朋友說閩南語,讓更多國際人士認識中華文化,並因此深獲多家媒體報導。

十、跨國友誼的延伸——飛向日本
台灣行程結束後,她與我大女兒一同啟程前往日本,與當年在美國就讀國際高中的日本同學相聚。這段跨越國界的友情,從美國延伸到台灣與日本,展現出「世界一家,慈悲無國界」的真實風貌。

結語:從家庭縮影,走向宇宙視野
我不是學者,也不是政治人物,但我關心國家,也關心這個世界的未來。因為我們都是地球人,生命共同體的一份子。

從父親的歷史傷痛,到自己跨族群家庭的融合;從花蓮救災的人民力量,到國際友人真誠的文化體驗;從宗教的相互尊重,到跨國友誼的延伸——這些都不是理論,而是我們生活中的真實片段。

大師雖已圓寂,但我常覺得法身常在,透過生活的因緣,不斷提醒我要「依教奉行」,用積極對治被動,用行動為世界帶來光。

當我們的心與宇宙對齊,當我們願意放下成見、真誠以待,無論是兩岸,還是世界,都有可能開啟新的對話與和平契機。

這就是我,身為社會一份子、小小公民,真誠的心願與實踐。

胡一鳳老師 簡介: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並於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首屆全球「人間佛教管理文化」課程結業。

該課程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擔任總監,強調「理論與實踐合一」的自覺式管理,匯聚近九十位來自亞洲、大洋洲、北美洲、歐洲十三國、四十六城市的企業與文化菁英。

課程體現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管理學」不僅是修行智慧,更是一門科學化、現代化的管理學,具備跨國、跨文化、跨產業的實踐力。

同儕包括琉璃工房董事長楊惠姍、清玄享閱文化集團董事長方淳珍、廣州嶺南教育集團董事長賀惠山、上海米源集團董事長陳志峰、泰國型創科技董事總經理張仁安等知名領袖。

現任佛光山普門中學生命教育兼任老師、南華大學終身學習學院榮譽顧問長,亦為百人行善團發起人。

長期關注教育、公益、環保與跨宗教交流,致力於推廣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將修行落實於日常,推動「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並擔任高雄市中華企業經營領袖協會顧問、高雄市團體企業講師職業工會講師、謝黃扁文化藝術基金會顧問、高雄少年觀護慈愛協會理事、高雄科技大學東區校友會顧問等,持續推動文化教育與社會關懷。

近年榮獲美國德保羅大學自然醫學聯合頒證、國際社會服務獎(2023年),以及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頒贈「佛光三好人家」殊榮(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