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 胡一鳳老師專欄 /《從「一」到「泰」——11月11日的東西方智慧》

中華新聞報 胡一鳳老師專欄 /《從「一」到「泰」——11月11日的東西方智慧》

每年的 11 月 11 日,現代人熟悉它的名稱是「雙十一」或「光棍節」。這一天,從最初年輕學子間自嘲單身的節日,演變成全球最大的網路購物嘉年華。然而,若我們靜心回望「11」這組數字,會發現它其實蘊藏著深厚的哲理與文化寓意——不僅是一場商業行銷的狂歡,更是一個反思「自我與合一」的契機。

一、易經中的「一」與「泰卦」之道
《易經》開篇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一」代表了宇宙的原點、天地未分的混沌,是一切變化的根本。《乾卦》為「一」之象,象徵剛健、創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而「11」的重疊,對應《泰卦》——天地交而萬物通,陰陽調和、上下相交、通達和順。這正是人與宇宙能量互通的象徵。

當我們在 11 月 11 日這天看見「11:11」的時刻,不妨提醒自己:
要讓「一」不僅是個體的孤單,而是與天地相應的「一體」。
學佛者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道家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皆是回歸整體、順勢而行的智慧。

二、西方的天使數字 1111:覺醒的密碼
在西方靈性文化中,「1111」被視為「天使數字」的象徵。
當人們在某個時刻頻繁看見 11:11,代表宇宙正在提醒你——
「你的思維正在創造實相,請以善念造境。」

1111 代表新的開始、內在對齊(alignment)與靈性覺醒。
正如佛教所說的「一念三千」,每一念都能開創無限世界。
當我們心念純淨、願力清明,整個宇宙都會為我們排列最合適的因緣。

三、古德智慧:從「孤」到「圓」的修行
古德云:「一者,無相之相也。」
「光棍節」表面上講「單身」,但若從修行角度看,這是「返本歸一」的功課。
佛法講「不二法門」,即不分你我、不落對立,修的是「圓滿」的心。

單身不是孤寂,而是一種「與自己相處的修煉」。
當心中無所缺,生命自然豐滿;
當能與萬物共鳴,「一」就不再是孤單,而是與眾生同體的大我。

四、生活運用:讓「一」成為力量的起點
1.一心念善:每一個當下,選擇一念善,宇宙即刻回應。
2.一以貫之: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堅持善的原則,不被外境動搖。
3. 一念圓融:當衝突來臨,不執著於輸贏,而尋求共善。
4.一行三好:以佛光山星雲大師所提倡的「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作為生活的指北星。

如此,「11」不再只是數字,而是提醒我們在變動的時代中,保持初心、對齊方向。

五、結語:讓世界看見「一的力量」
當東方的《易經》與西方的天使數字相遇,
當商業節日被轉化為心靈覺醒的契機,
那就是文化的融合、也是智慧的回歸。

願每個人都能從「一」開始,
修一顆純善的心,
化孤為圓,轉念為光,
讓世界看見「一的力量」,
讓愛與覺醒成為這個時代最美的共鳴。

行三好・一教鳳行/活出生命的光與熱

胡一鳳老師 簡介: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並於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首屆全球「人間佛教管理文化」課程結業。

該課程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擔任總監,強調「理論與實踐合一」的自覺式管理,匯聚近九十位來自亞洲、大洋洲、北美洲、歐洲十三國、四十六城市的企業與文化菁英。

課程體現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管理學」不僅是修行智慧,更是一門科學化、現代化的管理學,具備跨國、跨文化、跨產業的實踐力。

同儕包括琉璃工房董事長楊惠姍、清玄享閱文化集團董事長方淳珍、廣州嶺南教育集團董事長賀惠山、上海米源集團董事長陳志峰、泰國型創科技董事總經理張仁安等知名領袖。

現任佛光山普門中學生命教育兼任老師、南華大學終身學習學院榮譽顧問長,亦為百人行善團發起人。

長期關注教育、公益、環保與跨宗教交流,致力於推廣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將修行落實於日常,推動「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並擔任高雄市中華企業經營領袖協會顧問、高雄市團體企業講師職業工會講師、謝黃扁文化藝術基金會顧問、高雄少年觀護慈愛協會理事、高雄科技大學東區校友會顧問等,持續推動文化教育與社會關懷。

近年榮獲美國德保羅大學自然醫學聯合頒證、國際社會服務獎(2023年),以及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頒贈「佛光三好人家」殊榮(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