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 胡一鳳老師專欄 / 一因妙合:在衢州開化的相遇——文化、文心與佛心的回響

中華新聞報 胡一鳳老師專欄 / 一因妙合:在衢州開化的相遇——文化、文心與佛心的回響


浙台文學周,是一場文化、文脈與心靈同頻的盛會。
開化所在的衢州,自古便是儒、釋、道三脈交會之地:
這裡有孔氏南宗家廟,是儒家正脈的象徵;
山海氣脈又與雪竇山彌勒佛道場相通,是佛教慈悲的延續;
更因《易經》大畜卦而具深層哲理:

大畜卦《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象徵天人合一、大道自然、剛柔並濟的智慧。
因此,「天衢大道」不僅是一條道路,更是一條心路;
不是地理的方向,而是文化的高度。

在這樣的文化磁場中,因緣格外容易成熟。
今日在開化的一場相遇,便是如此。

一、走向開幕儀式途中,一襲灰僧衣迎面而來

開幕儀式開始前,我與康老師及幾位青年作家們沿著走道前行,正準備踏入會場。

就在我們快抵達入口時——一襲灰僧衣迎面而來。

他步伐沉靜、神情安定,身形端穩,帶著修行者獨有的溫潤清淨。
那份無聲的安定,使人自然放慢腳步。

我與康老師立刻認出他——
正是我們不久前於視頻中看到的那位法師:

2012 年放下企業董事長身分、女兒跪地挽留,他仍以堅定道心選擇出家;
而女兒也成為他最堅定的護法。

他便是:

釋然朗法師
河南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
河南佛教學院副院長
並致力推動「佛教與社會融合」的實踐

他的出現毫不刻意,卻像時光推開了一扇寧靜之門。
我們自然上前問候,如久別重逢,又帶著初見的清新。

二、2008 雪竇山:善緣的起點

寒暄間,然朗法師談起 2008 年雪竇山彌勒佛開光典禮的往事。

那一年,他尚未出家,仍在企業界擔任董事長。
因緣殊勝,他以「在家居士」身分在典禮期間中服侍星雲大師、用心護持。

說起那段緣,他語氣平穩,
卻藏著無法掩蓋的光亮與喜悅——
那不是一段普通回憶,而是他深藏心底、十六年未曾褪色的法緣。

聽到此,我心中升起一念:

「我應該代已圓寂的大師,向他說一句謝謝。」

於是,我從袋中取出
星雲大師《獻給旅行者的365日》,
以誠敬之心結緣奉上。

他接過書時非常法喜;
我們也在當下歡喜合影。

十六年前的善緣,就這樣在今日的開化再次綻放。

三、衢州開化:儒光、佛光與大道相會

在開化,每一段因緣都像是被天地輕輕安放在最適合的位置。

孔氏南宗的儒脈,帶來「誠敬」;
雪竇山的佛脈,帶來「慈悲」;
大畜卦的天衢大道,帶來「剛柔並濟、大道自然」。

因此,今日的相遇不是巧合,而是呼應。

佛法說: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道不虛行,因緣即應。」

而開化,就是那個能讓因緣成熟的境。

四、文學是一道風景,善念是一種力量

浙台文學周的交流,不只是文字的傳遞,
更是心靈與心靈之間的照亮。

文學,是語言背後的靈魂;
文化,是歷史背後的脈動;
佛教,是廣結善緣的因緣與光亮。
而真正能跨越兩岸、跨越國界、連結世界的,
不只是語言,而更是理解、慈悲,與廣結善緣的力量。

正如然朗法師曾在雪竇山以誠敬之心,並榮幸能在當時 服侍星雲大師;
今日又在天衢大道的文化場域結緣
《獻給旅行者的365日》——

印證了:
因果同生,因緣和合,果報自然成。

五、行三好,是文化最溫柔的回響

星雲大師常說:
「感恩的世界最美麗。」

今日在開化,
我感恩他當年在雪竇山誠敬護持星雲大師的那份深厚善緣,
並特向然朗法師致上由衷的謝意。

而這段重新綻放的書緣、法緣,
我也回向給所有尊重文化、珍惜生命的法師與眾生。

那一抹法喜微笑,不僅是回應,
更像是一句無聲的祝福:

當天地相合,文心便會共鳴;
當善念成形,大道便會行於其間。

願每一段因緣,都化作光;
願每一步腳下的路,都走在天衢大道。

胡一鳳老師 簡介: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並於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首屆全球「人間佛教管理文化」課程結業。

該課程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擔任總監,強調「理論與實踐合一」的自覺式管理,匯聚近九十位來自亞洲、大洋洲、北美洲、歐洲十三國、四十六城市的企業與文化菁英。

課程體現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管理學」不僅是修行智慧,更是一門科學化、現代化的管理學,具備跨國、跨文化、跨產業的實踐力。

同儕包括琉璃工房董事長楊惠姍、清玄享閱文化集團董事長方淳珍、廣州嶺南教育集團董事長賀惠山、上海米源集團董事長陳志峰、泰國型創科技董事總經理張仁安等知名領袖。

現任佛光山普門中學生命教育兼任老師、南華大學終身學習學院榮譽顧問長,亦為百人行善團發起人。

長期關注教育、公益、環保與跨宗教交流,致力於推廣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將修行落實於日常,推動「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並擔任高雄市中華企業經營領袖協會顧問、高雄市團體企業講師職業工會講師、謝黃扁文化藝術基金會顧問、高雄少年觀護慈愛協會理事、高雄科技大學東區校友會顧問等,持續推動文化教育與社會關懷。

近年榮獲美國德保羅大學自然醫學聯合頒證、國際社會服務獎(2023年),以及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頒贈「佛光三好人家」殊榮(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