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成海底藝文特區,駁二人排字響應524全球氣候行動

記者莊爵聰/高雄報導

駁二藝術特區是全台離海最近的藝文特區,若是氣候變遷造成海平面上升,將直接對駁二造成衝擊性的影響,某部分近海園區範疇恐將面臨被海淹沒的威脅。為了守護駁二藝術特區,駁二工作同仁與園區內藝術家、文創業者串聯起來,以人體排字參與524全球氣候行動,今日上午於大勇路底「巨人的積木」紅色大貨櫃旁,集結了54人排出「1.5℃駁二」的大字,呼籲大眾正視氣候議題。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代理局長王文翠表示,駁二緊鄰高雄港,是臨海最近的藝術特區,氣候變遷與海平面上升,駁二首當其衝,以藝術行動呼籲全民正視環境議題,駁二更是責無旁貸。「1.5℃駁二」排字行動的地點,就選在駁二大勇路底「巨人的積木」紅色大貨櫃旁,除為駁二重要地標外,更因為緊鄰港區,在地球均溫上升1.5℃後,海平面上升,此處將可能最先遭受沉入海面的威脅。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去年公布的特別調查報告中顯示,人類工業革命後的活動已經讓地球平均溫度升溫攝氏1度;以目前的暖化速度與各國氣候減緩政策計畫,最快會在2030年衝破巴黎協定最嚴格的1.5℃暖化升溫目標。屆時,極端氣候將威脅人類生存,造成海平面上升。16歲的2019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Greta Thunberg發起了「週五為未來Friday for Future」,衍生成524全球性的氣候行動,在今日號召各行各業成人及青年站出來,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00個國家、超過1000個城市民眾自發響應。


身處海島的台灣,可謂第一批氣候難民國家。其中,全台離海最近的藝文特區──駁二藝術特區,位處在日治時期因高雄港建港,填海造陸而成的鹽埕區,因地形關係更加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影響。駁二透過Climate Central規劃的Surging Seas網站 (seeing.climatecentral.org) 發現,地球平均溫度若持續上升,駁二將可能逐漸沉入海底。


為了守護駁二藝術特區,駁二工作同仁與園區內藝術家、文創業者串聯,參與在台灣由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起的1.5℃藝術氣候行動,以54人在港邊排成「1.5℃駁二」的大字,響應對於台灣氣候危機議題的關注,更守護台灣離海最近的藝術特區。藝術行動中,為呼應全球暖化的環保理念,駁二不採用任何額外製作的道具,而是請工作同仁穿著駁二黑色T恤制服,園區內文創業者與藝術家則穿著白色T恤,以肢體動作排列呈現「1.5℃駁二」的大字,簡單直接的傳達意念。駁二的工作同仁們義不容辭地答應加入排字的行列,頂著高雄的艷陽,揮灑汗水,貢獻一份力量,盼喚起大家為地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