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都不能少,少年隊透過「關係建立」 尋找中輟生、失蹤少年/中華新聞報

【記者康雯妮/高雄報導】「你們真的好厲害,我們去他家拜訪他都不願開門,甚至他在二樓陽台我們在一樓與他對話,你卻能把他帶來學校。」這是少年隊員警在尋獲中輟生復學中獲得的讚許。提及中輟生你會想到什麼樣子?社會強烈的主流價值觀,往往將他們貼上負面標籤,視他們為社會問題來源,而使其成為社會邊緣人。如果可以單純,誰想要複雜? 面對這些學生,其實他們想要的很簡單,就是多一點的關懷和機會再加上一點勇氣。
少年隊員警於110年9月27日尋獲14歲中輟生小凱,因父親早逝及母親車禍受傷致行動不便而心靈受創,造成小凱個性封閉及情緒表達障礙,因而長期害怕及拒絕到校,大多時間在家沉迷手遊及網路,經少年隊員警協同校方多次登門拜訪,小凱均家門深鎖,不予回應,由於小凱只願聽從母親規勸,為順利協助小凱復學,少年隊員警持續與小凱母親連繫並多次登門拜訪,並以親切的訪談與其建立信任關係及良好溝通管道,最終小凱母親願意配合警方,勸說小凱隨同警方返校復學並接受學校安排心理諮商。據員警表示:當日員警到達小凱家樓下時,小凱仍舊因為創傷對於人群的不信任感而不願開門,後來透過少年隊員警於電話中即刻安撫鼓勵,方使小凱卸下心房主動打開家門。「關係建立」是協尋中輟生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透過與學生不間斷的關心、聊天,建立彼此的共同話題,瞭解學生的困難進而解決,成為學生、學校及家長三方間的橋樑,達成信任關係,才能讓學生鼓起勇氣逐步回歸校園。

青少年正值青春期,因家庭、同儕等因素而有就學狀況不穩定、時輟時學、逃學、逃家等紀錄者,常讓自身暴露於危險情境中而增加被害風險,若僅靠少年隊於末端被動式的尋找,實屬治標不治本,唯有長時間的輔導陪伴讓學生願意敞開心房並願意主動踏入校園,才是少年隊最大的目的;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隊長王春生表示,面對失蹤少年、中輟生要秉持「一個都不能少」的理念,將每位失蹤少年、中輟生視如己出,比照重大刑案辦理,因此少年隊將持續加強協尋中輟學生及18歲以下失蹤人口勤務,呼籲青少年朋友多多從事正當休閒活動,並提醒家長特別要重視家中子女生活交往情形,可如有問題多加利用少年關懷諮詢專線(07)39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