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衛福部
地方中心
5月17日為世界高血壓日,國民健康署與台灣高血壓學會聯手推動高血壓防治與血壓管理,今(14)日舉辦「繼往開來 公私齊心護血壓記者會」,展現政府、學界與民間共同投入血壓健康促進的成果,並推廣「722居家血壓管理模式」,呼籲國人定期量測血壓、及早介入治療風險,打造健康社會。
根據衛福部統計,112年國人十大死因中,與高血壓相關的心血管疾病依舊名列前茅。國民健康署持續宣導18歲以上民眾每年在家進行一次「722量測」(連續7天,早晚各1次、每次量2次),及早發現血壓異常,並促進疾病預防。台灣高血壓學會指出,居家血壓比診間更能反映實際血壓變化,也具更高的心血管預測力。
為擴大量測管道,國民健康署積極推動正確血壓健康站設置,攜手醫療院所、社區藥局及超商、量販店、車站、農漁會等場所,提升血壓服務可近性。此外,為了協助民眾養成定期量血壓的習慣,政府結合AI數位健康科技,推出具備拍照紀錄、雲端上傳、智慧提醒與健康推播的創新功能,讓個人血壓監測更加便利與精準。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高血壓初期多無明顯症狀,唯有定期量測才能掌握健康狀況。署長也鼓勵國人從年輕開始培養「三低一高」飲食(低油、低糖、低鹽、高纖)、規律運動、戒菸限酒等良好生活習慣,避免日後心肌梗塞、中風等急性病發。
未來,國民健康署將持續推動更多血壓防治措施,並與醫療專業團體、公私部門攜手合作,共創全民健康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