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鏈結國際!工研院論壇掀多邊合作新篇章

圖:左起第一排為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荷蘭在台辦事處副代表馬得斯、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包瓊郁、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谷力哲、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柯傑民、總統賴清德、經濟部部長郭智輝、行政院政委兼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外交部部長林佳龍、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國科會常務副主委蘇振綱。左起第二排為安謀公司業務總監黃怡杰、艾司摩爾亞洲區採購與供應鏈總監江世良、優貝克台灣總經理吳東嶸、台灣杜邦公司總裁陳俊達、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經濟貿易相談室長勝田育代、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史坦格、法國在台協會副主任陸明莉、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署長邱求慧、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執行秘書張振豪、晶創臺灣方案推動辦公室執行長闕志達、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工研院資深副總暨協理蘇孟宗、臺灣科技大學產學創新學院執行長楊光磊。(圖/工研院)

產經新聞中心

為強化臺灣半導體產業於地緣政治風險下的全球戰略佈局,工業技術研究院於23日舉辦「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匯聚來自美、日、歐等國代表與我國總統賴清德、經濟部、國科會、外交部等政要,以及逾700位產業專家與國際業者,共同探討「創新、安全、韌性、共榮」四大主軸,並凝聚「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的實質合作共識。

總統賴清德致詞指出,臺灣在半導體產業擁有無可取代的角色,未來將持續與民主盟友強化供應鏈合作,深化資料中心、AI運算與超級電腦基礎建設,建構涵蓋材料、製程與應用的國際創新網絡。他強調,臺灣願扮演AI世代科技發展的重要支點,並推動產官學合作,打造多元、安全且穩定的全球供應鏈。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臺灣作為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夥伴,將從強化韌性、多元供應、AI晶片聯盟到建立共享高階晶片生態,串聯理念相近國家,建立信任與自律的產業體系,並同步推動跨國人才支援,補足新興科技所需人力。

論壇期間,包含美國在台協會、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歐盟辦事處、英國與荷蘭在台代表處等均公開表態支持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角色。美方強調將擴大投資與安全合作,歐方則指出臺積電赴德投資及與鴻海合作將成為臺歐深化半導體夥伴關係的新起點。

此外,日本甘利明議員表示,台日應攜手打造從設計到製造的全球信賴鏈,以分散經濟安全風險。荷蘭代表亦強調,全球半導體須跨國協作,唯有合作才能面對挑戰。

論壇共舉行三場高峰座談,分別聚焦地緣政治下的產業挑戰、科技研發與人才養成、以及供應鏈重組策略,為未來全球半導體布局提供具體對策與合作模式,展現臺灣以科技實力凝聚可信賴夥伴、強化全球鏈結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