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落地生根背後的無名英雄──通譯志工默默守護十年

圖:本次教育訓練活動,圓滿成功,在結束尾聲各位夥伴們開心合影(圖/移民署)

記者莊文/綜合報導

為強化多語服務能量,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花蓮縣服務站於5月底辦理通譯與志工教育訓練,邀集具備菲律賓語、越南語、印尼語、英語等語言專長的通譯人員與志工參與,藉由課程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與法規應用知識,強化第一線服務量能,為新住民及外來人口提供更即時、安心的協助。

通譯不僅翻譯語言,也翻譯希望。來自菲律賓、深耕通譯工作近十年的林子怡分享,曾協助一名菲律賓籍移工安妮(化名)為剛出生的孩子申辦居留,對方語言不通、法規不熟,幾乎陷入絕望。「她帶著出生沒幾天的孩子、手握出生證明站在櫃台前,眼眶紅紅的。我知道,她需要的不只是翻譯,更是一位引路人。」林子怡憶述,最終透過她的協助,母子終於得以安心落腳。

花蓮縣服務站指出,目前服務站共有多位具多年經驗的通譯人員及志工,長年協助來台的新住民、外籍移工處理居留、婚姻、就業等問題,成為溝通與信任的橋樑。此次教育訓練涵蓋通譯倫理、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制、跨文化敏感度、司法制度及常見法律詞彙等主題,並進行情境模擬演練,加強應變與實務操作能力。

服務站主任胡朝仁表示,通譯與志工的存在,讓政府服務更貼近民眾的需要,也讓新住民在陌生土地中獲得歸屬與溫暖。他感謝所有通譯與志工的默默付出,未來也將持續與這群幕後英雄攜手,深化服務廣度,讓花蓮成為新住民最堅實的後盾。

▲圖:通譯人員須進行2天的訓練並接受測驗,有2人脫穎而出獲得同樣最高分,予以獎勵。其中,菲律賓語通譯林子怡(右1)特別分享其在今年幫助菲律賓籍移工為其幼兒申辦居留證的案例,引起大家有感及共鳴

▲圖:本次教育訓練活動中亦表揚優良志工,感謝長者志工無私奉獻,願意花自己的時間來幫助民眾

▲圖: 114年度通譯及志工教育訓練,不同語言專長的通譯人員齊聚一堂,課堂上人人專注投入,互動熱烈,展現出高度的專業精神與服務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