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蘭年出口60萬枝!智慧農業讓臺灣花卉揚名歐洲

圖:導入洋桔梗智慧補光系統後,開花率與品質均有所提升(圖/農業部)

地方中心

面對氣候變遷、勞動力短缺與全球市場競爭的三重挑戰,農業部整合自106年起推動智慧農業以來的194項研發成果,推出13套場域導向的智慧農業技術套組,其中專為花卉產業量身打造的「好智花升包」,已在多個產區成功應用,展現智慧科技對提升臺灣花卉品質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作用。

農業部表示,「好智花升包」涵蓋生產監控與產銷資訊整合、自動裝盆、智慧補光、影像品質判讀及國際認證資料轉換等五大核心技術,能協助花農全面掌握生產數據,符合可追溯性與永續經營的國際標準。

以臺中市新社區的秉薪蘭園為例,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輔導下,自109年起導入智慧監控與補光系統,提升A級切花比例至65%,年產值大幅成長。園主並與在地農友成立「臺灣青農股份有限公司」與「Flower Taiwan合作社」,共同推動標準化數位生產與導入MPS國際認證,成功進軍歐洲市場,年出口量達50萬至60萬枝。

在裝盆技術方面,臺中區農業改良場開發的蘭花裝盆機模擬手部動作,提升約三成效率。洋桔梗智慧補光系統則由該場與工研院共同研發,具有集中花期與提升品質的效果。桃園區農業改良場也開發出聖誕紅影像分級模組,協助產地建立標準化市場分級。

此外,農業試驗所與動植物防疫檢疫署也針對產銷戰情整合與病蟲害鑑定,研發出自動化平台與高解析AI微型害蟲辨識系統,提升鑑定效率與產業韌性。

農業部強調,科技是推動臺灣農業永續轉型的關鍵引擎,未來將透過整合創新研發、公私協力與地方資源,持續升級各產業鏈,攜手農民與業者邁向智慧永續的新時代。

▲圖:使用植物裝盆機進行蝴蝶蘭苗換盆作業,較傳統人工作業省工省力

▲圖:導入智慧科技助益提升文心蘭品質與產量(秉薪蘭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