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有河之靈」展區示意圖。透過文化多樣性的水神靈傳說,描繪出水自然信仰的精神性(圖/文化部)
地方中心
2025臺灣文博會將於8月2日至11日於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及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今年主題為「水風景」(Water Scapes),由臺南市美術館館長龔卓軍擔任總顧問,並由策展人彭雅倫與柯智豪共同協力,聚焦臺灣多變水域所孕育的文化生態與生活樣貌,展現島嶼文化的多元韌性與創作活力。
龔卓軍指出,本屆主題以臺灣高山雲霧、平原溫泉、溪流海潮等日常水景為出發點,梳理臺灣近現代以來人與水的關係,隱喻文化在環境變遷中所展現的適應與創造力。
展覽分為四大展區:「接海之島」、「穿霧之境」、「有河之靈」與「臺灣萬水」。其中,「接海之島」打造懸浮編織裝置空間,展出24部跨時代影像與近40本水文化書籍,由7位藝術家與攝影師共同創作,讓觀眾自由穿梭於水文化的想像與記憶。
「穿霧之境」以山林霧氣為靈感,透過國產木材、落葉鋪設及聲響互動,喚起觀者五感記憶,走進山林與文化的連結旅程。
「有河之靈」呈現臺灣原住民、平埔族與漢人文化中與水相關的神話與儀式,設有水燈互動體驗區,邀請觀眾點亮心中祝福,傳遞對彼岸的思念。
「臺灣萬水」則集結全臺各地縣市文化好物,展現由水域孕育而出的在地創意與風味商品,讓參觀者一次感受臺灣水文化之美。
彭雅倫與柯智豪表示,今年文博會以「水」貫穿展覽主題,亦延伸出《睡眠的航線》、《茶金》、《臺灣媽祖曆》等文化作品,呼應水在產業、信仰與記憶中的角色,並邀請齊柏林團隊與歌手以莉高露等人,以影像與音樂描繪水的文化深度。
此外,為深化水文化理解,展期間特別規劃「水路秘境走讀」活動,自8月2日至10日邀請文化工作者帶領參觀者走入城市水系脈絡,探索都市與水之間的歷史對話,7月4日將於臺灣文博會官網開放預約。
2025臺灣文博會不僅是一場創意展演,更是一場關於臺灣文化生態的深層探索,邀請全民一同參與,以水為鏡,映照島嶼的文化風貌與生命力。

▲「臺灣萬水」展區示意圖。讓展覽不僅是物件的陳列,更是一場關於水與人、地域與記憶之間關係的文化探索

▲「穿霧之境」展區示意圖。展現當代以水體本身為主體的生態思維,聚焦順著水體文化進行生態循環與教育串接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