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澎湖縣水域遊憩活動商業同業公會採用棘冠海星收購機制,民眾熱情響應,以實際行動守護海洋生態。(照片由澎湖縣水域遊憩活動商業同業公會提供)
澎湖新聞中心
針對澎湖七美海域近期棘冠海星數量異常增長,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已於6月緊急啟動調查與清除行動,並結合民間潛水社群與企業資源,展現公私協力守護海洋生態的保育實力。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接獲通報後迅速指示處置,呼籲全民共同參與海洋生態保護行動。
據海保署指出,本次危機最早由澎湖潛水社群發現,經「海洋途徑」潛水團隊於6月2日與7日進行兩次調查,在4,000平方公尺樣線中發現47隻棘冠海星,密度已達生態警戒值。為防止對珊瑚礁造成進一步危害,海保署於6月18日至19日展開兩次專案清除作業,合計清除44隻棘冠海星。
本次行動亦獲得澎湖縣水域遊憩活動商業同業公會大力支持,公會自6月30日起啟動收購機制,每隻棘冠海星以新台幣300元收購,首日即回收180隻。該計畫由寶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響應ESG保育行動,結合企業資源推動環境永續,展現民間力量對海洋保育的高度認同。
海保署補充,除清除行動外,已建置「iOcean海洋保育網-珊瑚健康回報平台」、LINE「珊海俱樂部」帳號,以及官方臉書通報系統,持續推動潛水員與民眾回報海洋異常現象。並補助澎湖海洋保護志工團協會自今年起執行南方四島棘冠海星與大法螺等物種巡查。
主任委員管碧玲強調,此次行動為緊急處理,未來將聯合澎湖縣政府、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等單位,規劃中長期監測與清除對策,打造具韌性的海洋保育體系。她也感謝所有參與清除行動的在地潛水團體與民眾,並呼籲更多企業加入ESG行列,維護臺灣珍貴的珊瑚礁生態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