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求職真詐財 桃園張姓女子誤信「字幕翻譯」工作廣告淪詐團人頭帳戶

圖:宣導圖(圖/警政署)

社會中心

隨著社群平台與通訊軟體廣泛使用,詐騙手法日趨多元。桃園市一名張姓女子日前誤信網路上以「Netflix字幕翻譯」為名的工作廣告,經一步步誘導,不僅個資外流,更遭引導操作虛擬貨幣投資平台,最終帳戶遭凍結,驚覺遭詐報案。刑事警察局提醒,類似假求職詐騙案件層出不窮,民眾應保持警覺,切勿輕信高報酬低門檻的就業訊息。

據了解,張女是在Instagram上看見「Netflix字幕翻譯、在家打工、高時薪」等廣告文案,點擊連結後被引導加入一名「人事顧問」的LINE帳號。初期提供個人資料後,對方再轉介她加入自稱「漢○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LINE群組,由一名「組長」進行聯繫,表示工作內容為操作一款名為「GlobalStoneX」的投資app並回報結果,即可按週領取薪資。

張女初期按指示操作,還成功收到第一筆報酬,進而取得信任。不料後續卻被邀請參與所謂的「專案模組測試」,開始自掏腰包投入資金。對方更以「操作錯誤須補償損失」為由,要求張女提高投入金額,甚至引導她將新臺幣兌換為虛擬貨幣泰達幣(USDT),並轉入指定錢包地址。

詐騙集團還以「資金援助」為名,再度索取銀行帳戶。直至張女發現帳戶無法使用並遭銀行凍結,才驚覺遭騙報案,對方亦隨即封鎖聯繫、踢出群組,使其求償無門。

刑事警察局提醒,民眾若在求職過程中遇到以下情形,應高度警覺:

  1. 要求繳交保證金、交付金融卡、身分證件等行為。

  2. 宣稱「高報酬、低風險」、「在家輕鬆打工」等常見詐騙話術。

  3. 僅透過社群平台招募,未提供公司登記資訊或面談。

  4. 應先與親友討論,不應獨自應對可疑工作邀約。

刑事警察局呼籲,面對求職陷阱,勿因一時貪念落入陷阱,不僅財物損失,還可能成為詐團共犯,承擔刑責。若遇可疑情形,應立即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或110報案,避免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