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lan 造路的人》特展登場 高士部落青年返鄉實踐永續創生

圖:造路的人djalan 牡丹鄉高士部落青年返鄉與保育之路活動大合照(圖/農業部)

地方中心

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主辦的《djalan 造路的人—牡丹鄉高士部落青年返鄉與保育之路》特展,於即日起至8月10日在台北市林業保育署保育小站展出,呈現臺灣最南端排灣族高士部落在災後重建中的自我翻轉與永續實踐之路。

本展聚焦全臺首例以「林下經濟」為主軸推動地方創生的實踐案例。展覽主軸圍繞在地青年如何在莫拉克風災後選擇返鄉,結合耆老智慧、族人力量與傳統知識,共同投入林下養蜂、段木香菇、牡丹山林雞等永續產業,並導入「里山倡議」理念,逐步建立結合生態、生產與生活的地方治理模式。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指出,高士部落自民國96年起即參與社區林業政策,並於113年獲頒全國社區林業特優社區殊榮,展現其在生態保育與綠色經濟上的亮眼成績。屏東分署在「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支持下,協力部落發展混農林業與家庭農園模式,並攜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林業試驗所恆春研究中心與部落族人,共同進行民族植物調查與推廣。

屏東分署表示,這項計畫出版了《恆春半島的植物秘境:高士佛》專書,並開發焚香淨身茶飲與農遊教案,將傳統智慧轉化為具市場價值的產品與課程,結合療癒、生態與文化功能,成為地方創生新典範。

「djalan」為排灣語「路」之意,象徵返鄉方向與文化回歸。此次特展不僅為觀眾呈現靜態展覽,也規劃由高士族人親自帶領的手作體驗課程,包括「太陽之子金工DIY」、「高士佛植物上板」及「高士佛陶片上色」,並舉辦主題講座,深入探討文化、保育與產業交織的關係。

林業保育署與屏東分署誠摯邀請社會大眾蒞臨參觀本展,透過這場展覽走入南方山村的生命風景,親身體驗高士部落青年在文化傳承與永續經濟之路上的努力與成果。

▲高士部落表演暨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