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海委會林麗英處長(第二排左4)以「2024年臺灣推動OSS海洋素養教育計畫」為題進行發表,會後與參加人員合影。 美國國家海洋教育者協會(NMEA)現任會長Tara Hicks Johnson(第二排左5)(圖/海委會)
地方中心
海洋委員會積極強化國際交流,今年首度組成由科技文教處處長林麗英領軍的臺灣代表團,前往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參加「美國國家海洋教育者協會(NMEA)」第50屆年會,並舉辦「2025國際海洋素養領袖工作坊」,全面展現臺灣推動海洋教育的國際成果與連結能力,廣獲與會國際專家學者肯定。
此次年會於6月29日至7月3日舉行,為全球四大海洋教育年會之一。臺灣代表團共遴選二十餘位優秀海洋素養推廣教師與學者參與,展現臺灣對海洋素養國際議題的高度重視。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強調,此舉是配合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十年(2021-2030)」倡議,亦為落實「建構海洋素養典範國家計畫」的具體行動。
海委會預計於114年至117年投入新臺幣3億9,400萬元,全方位推動海洋素養教育,讓臺灣走入世界,也讓世界看見臺灣。管碧玲主委行前特別召集團員交流,並指出:「政府將整合資源,強化國際連結,實踐現代海洋國家的全球責任與貢獻」。
在拉法葉市舉行的「國際海洋素養領袖工作坊」,吸引包括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Dr. Craig Strang、美國NMEA海洋素養委員會主席Diana Payne等重磅學者出席,針對「全球與在地實踐」、「氣候變遷與海洋」等關鍵議題進行深度對談,促進臺美在教育策略與課程設計方面的交流連結。
正式年會中,林麗英處長代表臺灣發表三篇重量級學術論文,包括〈2024年臺灣推動OSS海洋素養教育計畫〉、〈推動海洋教育體驗活動滿意度分析〉以及〈行動賦能海洋素養:啟動海洋十年全球系列叢書〉,其中後者更獲美國德州大學泰勒分校教授Teresa Kennedy博士之邀,與國際學者共同撰寫,並將收錄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UNESCO-IOC)所編之系列叢書中,堪稱國際海洋教育合作典範。
美國NMEA會長Tara Hicks Johnson在致詞時盛讚臺灣推動海洋教育的努力,強調臺灣從中小學課程到社會教育體系均展現政策與民間雙軌推進的卓越成效,為全球海洋教育政策帶來高度啟發。
代表團在年會期間也與美方多位海洋教育領域專家進行實質交流,包含美國Sea Grant計畫的Grace Simpkins與EarthEcho International青年發展總監Sean Russell。雙方皆表達將針對「青年參與海洋行動」與「素養政策整合」深化合作意願。
此外,臺灣代表亦參與濕地與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等實地考察行程,了解當地生態變遷挑戰,並計畫未來納入我國海洋教育課程中,深化學生全球視野與在地關懷。
海委會表示,未來將持續以推動海洋素養為核心,擴大國際合作層面,培育具備國際視野與行動力的新世代海洋公民,鞏固臺灣在全球海洋教育領域的能見度與影響力。

▲本次代表團專家顧問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陳建宏教授(左2)致贈台灣特有之茄芷袋予美國國家海洋教育者協會(NMEA)會長 : 現任會長Tara Hicks Johnson(左1)、前任會長Lindsay Patterson(右2)、下屆會長Tami Lunsford(右1)

▲團員參與由童書作家 Patricia Newman 主講的『Teach the Hope』講座,期望透過正向教育,引導兒童以希望與行動的視角面對氣候變遷

▲台灣團員與來自肯亞REEFolution Trust非營利組織Yvonne Muyia就珊瑚礁保育進行意見交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