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原文館攜手臺史博 創齡行動紀錄長者生命故事

圖/翻攝

新聞採訪中心
為因應高齡化社會趨勢,台南市政府所屬札哈木會館及原住民文物館(簡稱台南原文兩館),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簡稱臺史博)首度聯手,於7月17日至18日舉辦「原文館創齡行動工作坊」,針對南區三縣市原文館館員及台南市大光文化健康站(簡稱大光文健站)樂齡長者展開創齡課程,共同探索長者的生命故事,透過文化交流傳遞世代記憶。

此次工作坊運用「回想法」與「口述訪談」兩大核心技巧,結合照片、物件與食物等生活元素,協助長者回憶個人生活經驗,並由館員進行深度訪談,記錄其生命歷程。課程強調實作與互動,促進館員與長者間的理解與連結,培養具溫度的人文關懷能力。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市持續推動高齡友善政策,此次創齡課程不僅可舒緩都市原住民長者的孤獨感,也有助於深入社區,凝聚族群能量。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文化傳承行動可為原住民歷史留下珍貴紀錄,啟發年輕一代對於自身文化的認同與尊重。

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主委白惠蘭(Salau Kaljimuran)指出,課程安排透過日常生活主題引導長者開啟記憶之門,讓學員認識不同世代的生活方式。透過生命故事的交流與紀錄,進一步促進跨世代對話與理解,也為未來策展與資料蒐集工作奠定基礎。

本次課程不僅是原文館與臺史博首次跨館合作,也是南區各縣市原文館聯合辦理創齡活動的起點。透過此次互動與紀錄,期望建立博物館與社區長者的長期關係,讓文化場域成為連結過去與未來、長者與青年的交流平台。

白惠蘭主委強調,臺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未來類似課程將更具價值與迫切性。許多原住民長者因工作與婚姻遠離原鄉,在都市落地生根,藉由這類工作坊,有望挖掘更多動人且意想不到的生活經驗,為台灣原住民族文化保存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