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25全球商機鏈結總動員-東協暨紐澳場,邀集91位重量級買主來臺採購。(貿協提供)
產經新聞中心
由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主辦、外貿協會執行的「2025全球商機鏈結總動員」計畫第二波活動於7月17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鎖定東協及紐澳市場,共邀請來自新加坡、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緬甸、菲律賓、柬埔寨、寮國、澳洲與紐西蘭等11國91位重量級買主來臺,與臺灣394家企業進行903場次面對面洽談,促成超過1億640萬美元潛在商機,成果亮眼。
本次採購買主涵蓋資通訊、智慧機械、手工具、汽車零配件、綠色能源、醫療設備與消費品等多元產業,包括越南知名科技零售品牌、馬來西亞50年歷史的連鎖美容沙龍、泰國首家專注於IC設計的半導體公司、紐西蘭最大科技零售商及美國百年手工具品牌子公司等指標性企業。
其中,泰國水閥與水錶領域知名製造商此次來臺尋找智慧水錶與閥門開關供應商,年需求高達100萬件,預估有10%訂單可望轉向本次媒合的臺灣廠商。馬來西亞醫療照護公司則高度肯定臺灣科技A公司開發的智慧穿戴裝置,雙方正協調當地法規認證事宜,盼儘快投入應用。緬甸重要醫藥進口商也二度參與洽談,已與臺灣藥廠啟動後續合作接洽。
外貿協會更在洽談會隔日安排「機不可失—機械與手工具產業聚落」參訪活動,邀請東協買主前往臺灣鑄件與手工具領導廠商觀摩技術與產線,吸引越南買主高度關注,踴躍詢問合作可能,展現對臺灣製造實力的強烈信心。
東協市場目前對綠能與智慧醫療需求日益攀升,越南積極發展ESG再生能源,印尼則重視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儘管價格競爭激烈,臺灣產品在技術與品質上仍具備明顯優勢。此外,智慧穿戴、長照設備、醫療工業電腦等數位健康產品也獲得馬來西亞與越南高度重視,臺廠配合當地醫療法規進行調整,強化合作基礎。
本次媒合成果印證政府推動多元市場布局與供應鏈重組策略之成效,為協助臺灣企業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分散貿易風險,後續外貿協會將陸續推動亞西場(9月16日)、美國場(9月23日)、歐洲場(9月24日)及非洲場(11月3日)等全球系列拓銷活動,持續為臺灣企業開拓新興市場商機,提升國際競爭力與產業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