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工研院開發「免疫長效型CD40配體核酸疫苗佐劑」以六倍體 CD40 配體啟動雙重免疫活化機制,顯著提升疫苗保護效果與持久性,減少追加接種次數,是開發次世代疫苗的關鍵技術。左起鑫品生醫總經理歐明昌、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簡任技正戴建丞、工研院副總暨生醫所所長莊曜宇、工研院生醫所技術長周民元(圖/工研院)
產經新聞中心
BIO Asia–Taiwan 2025亞洲生技大會24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展,行政院長卓榮泰(24)日參觀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專館,對由工研院、生技中心、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三大法人聯手展出的12項創新成果表示高度肯定,並讚揚團隊在保健、預防、治療三大領域的技術突破,為打造韌性健康臺灣注入強勁動能。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簡任技正戴建丞表示,為提升我國生醫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技術司積極推動新藥與關鍵技術自主研發,涵蓋小分子、核酸、生物藥品與細胞治療等潛力領域,並整合法人研發資源與數位科技,全面加速新藥開發流程,建立穩健的生醫產業永續發展基礎。
其中,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所所長莊曜宇指出,面對全球高齡化與重大疾病治療需求日增,工研院鎖定癌症、視網膜病變等精準醫療領域,研發包括「巨噬細胞嵌合抗原受體核酸藥物」、「腫瘤外泌體檢測技術」與「乾式黃斑部病變眼藥水」等技術,提升治療準確性、降低副作用並促進早期診斷。
最受矚目的創新技術之一「免疫長效型CD40配體核酸疫苗佐劑」,由工研院成功開發,具雙重免疫活化機制,可顯著提升疫苗功效與長效保護力,未來可廣泛應用於傳染病與癌症免疫治療,並已與鑫品生醫合作優化細胞製程,朝精準個人化醫療發展邁進。
此外,工研院也展示「挽救乾式黃斑部病變視力眼藥水」新配方,可有效遞送藥物至眼後房組織、保護視網膜細胞,病患可自行點藥,提升治療普及性與臨床應用價值。
在AI輔助技術領域,工研院推出「腫瘤外泌體富集檢測技術」與「外泌體分離純化與分析檢測服務」,透過磁珠濃縮、切向流過濾(TFF)與多體學分析,大幅提高靈敏度與準確性,加速癌症檢測與早期診斷進程。
此次開幕式現場,包含衛福部部長邱泰源、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生技中心執行長李財坤與食品所所長廖啓成等人皆到場觀禮,齊聚見證臺灣生醫研發實力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時刻。
BIO Asia–Taiwan 2025將於7月24日至27日於南港展覽館一館舉行,技術司專館展位號為N303A,誠摯邀請對生醫產業、創新技術有興趣之民眾與產業先進蒞臨參觀,親身體驗臺灣在AI、生醫與疫苗等領域的最新突破,攜手推動健康臺灣願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