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南市政府
地方中心
為強化民眾對土地合法使用的認識與不動產防詐觀念,臺南市新化地政事務所於7月25日(星期五)晚間,駛入新化聯合活動中心舉辦地政關懷行動列車活動,特別針對臺語文化班新化班師生進行宣導,內容涵蓋「土地使用應合法」、「防詐三寶」及「地籍異動即時通」等議題,透過輕鬆互動方式將重要政策落實於社區。
本次宣導以土地合法使用為主軸。新化地政事務所表示,內政部目前透過比對不同比例尺衛星影像,以掌握土地使用變化情況,並主動通報各縣市政府與區公所派員實地查察,如發現違規使用,將依《都市計畫法》或《區域計畫法》處以新臺幣6萬元至30萬元罰鍰,並可能限期改正使用、停止使用或拆除違章建物。隨著科技演進,違規使用土地的行為將無所遁形。
新化地政提醒,民眾在使用土地前,應依照其土地編定性質提出合法申請。例如,在非都市土地上如欲興建農業設施,應先向農業局或區公所提出申請,並通過審查程序,如規模較大更需申請建築執照與使用執照。若未經核准即施作,不僅違法可能挨罰,更可能喪失農地免(減)徵地價稅與土地增值稅等稅賦優惠,提醒民眾切勿因小失大。
此外,為因應日益猖獗的不動產詐騙行為,新化地政事務所主任陳聖智也於現場提醒學員提高警覺,特別提及「假冒地政機關」詐騙手法,例如接到電話索取個資或收到含有可疑連結的簡訊時,務必查證後再處理。同時呼籲民眾踴躍申辦「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以簡訊或Email通知方式即時掌握不動產異動情況,降低產權被冒用風險。
為進一步提升安全保障,活動現場也介紹「住址隱匿」與「指定送達處所」等地政防詐功能,協助民眾隱匿住所地址及選擇可控的接收處所,進一步保護個人隱私與產權資訊。
臺南市政府地政局局長陳淑美表示,雖然《國土計畫法》已修正將功能分區圖公告實施日期可延長最長6年,但仍不排除提前實施,因此民眾仍須依照現行法令進行土地申請與使用,如有符合變更或更正編定條件者,應儘速辦理。此外,面對不動產詐騙不斷翻新,地政局也持續推動以「地籍異動即時通」、「住址隱匿」、「指定送達處所」為核心的地政防詐三寶,強化產權保護機制。
她強調,透過政策規範與服務措施雙軌推動,不僅落實土地正義,更保障市民財產安全,讓地政服務更貼近民心、守護民眾切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