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寶寶大軍回歸!台灣6大島嶼見證生態復甦 旅客爭相朝聖


圖說: 「海龜保育計畫」封面(圖/海保署)

地方中心

台灣夏季旅遊又添話題!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最新調查發現,今年海龜產卵數量再創新高,自 墾丁、蘭嶼、小琉球、澎湖望安、東沙到南沙太平島,處處傳來母龜築巢與稚龜誕生的好消息,為台灣海洋生態注入強大生機。

今年六大亮點

  • 太平島:短短半年內已有逾70隻母龜上岸,累積破百窩卵窩。

  • 望安:母龜跨海洄游後再度回歸,展現驚人生命力。

  • 蘭嶼椰油沙灘:正式列入新產卵熱點。

  • 小琉球與東沙:海草床成為母龜補充能量的「加油站」,有助縮短繁殖週期。

  • 墾丁:白砂、大灣沙灘再現稚龜爬向大海的畫面,孵化成功率高達九成。

海保署指出,這些成果反映出台灣近年 海洋保育與生態旅遊 的努力逐漸開花結果。尤其小琉球推行的「海龜街頭開講」與「預約式講座」,讓遊客在觀光同時學習保育知識,逐步建立「與海龜共存」的觀光新模式。

海保署提醒,接下來將進入孵化高峰期,遊客應避免干擾,並遵守「保持距離、不踩卵窩、不亮燈、不丟垃圾」的原則,讓更多稚龜安全返海。

官方呼籲,若發現受困海龜或迷路稚龜,可立即撥打「1999」或「118」通報,讓專業團隊進行救援。


圖說:沙灘上卵窩保護告示牌,請勿靠近與踩踏(社團法人台灣咾咕嶼協會提供)